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释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名胜,太原,15字对联

对联全文

上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下联: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对联备注:

(刘大鹏题山西太原晋祠同乐亭)

参考注释

同声相应

(1).指乐声相和。《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颖达 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然之分也。音不和,则比絃不动;声同,则虽远相应。”

(2).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合欢诗》:“妇人言虎啸风起,龙跃云浮,磁石引针,阳燧致火,皆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宋 秦观 《十二经相合义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同类而相感者也。”

(3).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三国志·魏志·王粲等传论》:“昔 文帝 、 陈王 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水浒传》第八五回:“ 江 乃 鄆城 小吏,逃罪上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 续范亭 《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我们过去都是 续 李 两烈士的革命同志,参加过国民军的战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

同气相求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孔颖达 疏:“‘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言天地之间,共相感应,各从其气类。”后以比喻志趣相同或气质相类者互相吸引、聚合。 清 曾国藩 《湘乡县宾兴堂记》:“其官斯土者……又皆一时贤俊,有循良之绩,与邦人士讲求吏治将略,互相称美,訢合无间。同明相照,同气相求,何其翕应者与!” 孙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要视作家如友朋,同气相求,体会其甘苦,同情其遭际,知人论世。”

同人

(1) [colleagues]∶旧时称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或同行业的人。又作“同仁”

(2) [person of the same belief or conviction]∶也称志同道合的人

告同人曰。——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千秋节

(1).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 唐玄宗 。《唐会要·节日》:“ 开元 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 源乾曜 右丞相 张説 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至 天宝 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 萧炤 及百寮,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按, 玄宗 生于八月初五。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歌吹千秋节,楼臺八月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明皇 始置千秋节,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

(2).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清史稿·礼志七》:“ 雍正 六年,始令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后準此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仪同皇后。”参见“ 千秋令节 ”。

(3).词牌名。即“千秋岁”。

不可

(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乐不可极

[one should not pursue pleasure to its extreme] 享乐不可过分,否则乐极生悲。也比喻做事要有限度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乐事

[delight;joy;pleasure]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众心

众人之心;民心。《韩非子·八经》:“深一以警众心,泄异以易其虑。” 陈奇猷 集释:“人君深知一事之详情则可警众人之心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氏 得 齐 众心。”《北史·序传》:“ 孝文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宋襄公 虽行仁义,失众而亡, 田常 虽不义,得众而强。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随便看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6 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