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飞瀑欲凌空远度峰头作霖雨 出山能泽物先从壑底起风雷 |
释义 | 飞瀑欲凌空远度峰头作霖雨 出山能泽物先从壑底起风雷名胜,浙江,12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飞瀑欲凌空远度峰头作霖雨 对联备注:(查亮采题杭州壑雷亭) 参考注释飞瀑即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典雅》:“眼琴緑阴,上有飞瀑。” 清 林则徐 《即目》诗:“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刘大白 《丁宁(二)》诗:“这是你心里的飞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声。” 凌空(1) [high up in the air]∶高架在空中 铁路桥凌空架在两山之间 (2) [across the sky; soar aloft; tower aloft]∶从天空通过 飞机凌空而过 (3) [rise high into the air]∶高升到天空,耸立空中 远度(1).深远地谋划。《后汉书·孔融传》:“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者也。” (2).指长远的谋划。《北史·张轨传》:“ 宇文公 文足经国,武足定乱,至於高识远度,非愚管所测。” (1).高远的器度。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如何怀土心,持此谢远度。”《新唐书·李栖筠传》:“ 李栖筠 字 贞一 ,世为 赵 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宋 吕陶 《蜀中重修大厅记》:“ 茂先 慷慨有远度,每以功名自期。” (2).越过远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度关山》诗:“关山远可度,远度復难思。”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居第二》:“﹝ 乐寿堂 ﹞栏外碧水一池,奇峯迭照,月树高临,曲桥远度。” 峰头1.亦作"峰头"。 2.峰顶。 作霖《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原谓充作救旱之雨,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 唐 杜牧 《云》诗:“莫隐 高唐 去,枯苗待作霖。” 唐 卢殷 《欲销云》诗:“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出山(1) [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到山外去 (2) [come out to be an official]∶旧指隐士出任官职。借指出来主持某种事务或担任某种职务 泽物施恩于人,做好事。 明 宋濂 《溧水端氏家牒序》:“ 安生 邦远 ,字 国用 ,幼孤,能自振其家。每以泽物为务,借贷而不偿者焚其券,如古之宽厚长者。” 风雷(1).风和雷。《易·益》:“风雷,益。” 宋 曾巩 《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天上过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 (2).形容响声巨大。 唐 方干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 宋 苏轼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 珠江 日夕起风雷,已倒狂澜孰挽迴?” |
随便看 |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