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嘉惠士林,四部菁华皆授梓; 周知民隐,百工技艺尽沾恩。 |
释义 | 嘉惠士林,四部菁华皆授梓; 周知民隐,百工技艺尽沾恩。挽联,名人名家,11字对联 对联全文上联:嘉惠士林,四部菁华皆授梓; 对联备注:(清-李光明《挽曾国藩联》) 参考注释嘉惠[favor;benefit] 敬辞,称别人所给予的恩惠 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也。——《左传·昭公七年》 承蒙嘉惠,不胜感激 士林[intellectual circles] 学术界、知识界 他交游甚广,认识不少士林中的人 四部(1). 中国 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 四部书 ”。 (2). 唐 时 骠国 乐工编制,分为四部。《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凡乐三十,工百九十六人,分四部:一、 龟兹 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军乐部。”见“ 四部众 ”。 (3).见“ 四部众 ”。 菁华精华。《尚书大传》卷一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晋书·文苑传序》:“《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旧唐书·李贤传》:“先王策府,备讨菁华。” 闻一多 《死水·“你指着太阳起誓”》:“别人得的才是你的菁华--不坏的千春。” 授梓交付雕板。谓付印。 明 何镗 《重刻<诚意伯刘公文集>序》:“乃命郡守 建安 陈公 依 真定 本翻摹授梓。” 明 陆完学 《<长安客话>序》:“入刑曹有《南刑记事》、《方言采听集》,相继授梓,而《客话》其一斑也。” 周知[well-known] 普遍知道;使普遍知道 众所周知 民隐民众的痛苦。《国语·周语上》:“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韦昭 注:“隐,痛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振民隐,脩国章。”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东南之幽阻,惧民隐之不闻。”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百工(1) [all sorts of workmen]∶西周时指工奴,泛指手工业工人,各种工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唐· 韩愈《师说》 (2) [all officials]∶众官,百官,古代官的总称 允理(治理)百工。——《尚书·尧典》 (3) [all sorts of crafts]∶各种手艺(百,虚指,言其多) 技艺[art;artistry;feat;stunt] 技巧才艺 技艺超群 沾恩同“霑恩”。 指受到帝王恩惠。 |
随便看 |
经典对联大全收录11110副对联,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春联、挽联及其它经典对联的释义,是国学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