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满庭芳
朝代 元代
作者 侯善渊
释义

满庭芳原文

祖道无修,真常妙用,悟来表里相通。
灵光现处,照见杳冥中。
晃耀清虚浩大,无遮障、拍塞冲融。
希夷甫,从来面目,返本复归空。
真空。
明皎洁,唯然旷大,难测难穷。
一天吾道,寂湛出凡笼。
妙化方生正祖,通元首、返本归宗。
超三界,移神脱壳,物外显阳踪。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的作者是谁?答:侯善渊
问:满庭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侯善渊的名句有哪些?答:侯善渊名句大全

侯善渊满庭芳书法欣赏

侯善渊满庭芳书法作品欣赏
满庭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史记·滑稽列传》:“故所以同官待詔者,等比祖道於都门外。”《汉书·刘屈氂传》:“贰师将军 李广利 将出兵击 匈奴 ,丞相为祖道,送至 渭桥 。” 颜师古 注:“祖者,送行之祭,因设宴饮焉。” 唐 陈子昂 《金门饯东平序》:“羣公以眷深 王粲 ,思邀祖道之欢。”《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 范蠡 具舟於 固陵 ,迎接 越王 ,临水祖道。”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荣行之际,拟备席饯行,一来压惊,二来祖道,亦是做东道的微忱。”

真常

释道用语。真实常住之意。《楞严经》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唐 吕岩 《敲爻歌》:“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夫释道之书,以真常为性,以清浄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黄宗羲 《<翁元铠禅师语录>序》:“出其语録读之,絶去枝蔓,独露真常。”

妙用

奇妙的作用或用处

妙用无穷

表里

(1) 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

互相为表里

与胥卒表里。(表里为奸,内外勾结。)——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衣服的面子与里子。亦泛指衣料

(3) 事物的内外情况,一切原委

明白了《五卅 * 》一案的表里

(4) 中医指病在浅表和病邪入里或病在内脏的症候

相通

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

两个房间相通

灵光

(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照见

(1).从光照或反光物中映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卢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诗:“月出 潘陵 尖,照见十六峰。” 茅盾 《子夜》十三:“闪电瞥过长空,照见满天的乌云。”

(2).详察;明了。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先主 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然,君可自取。’非 先主 照见 孔明 肝胆,其肯发此言?” 明 李贽 《心经提纲》:“彼其智慧行深,既到自在彼岸矣,斯时也,自然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藴皆空,本无生死可得。”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七)》:“说得非常分明,这才可以照见 托尔斯泰 ,而且也照见那以 托尔斯泰 为‘卑污的说教者’的 中国 创造社旧旗下的‘文化批判’者。”

冥中

阴间,迷信谓人死后灵魂所在的地方。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治平 中, 黄靖国 死,见冥中数狱吏指一所曰:此 唐 武后 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蔡必昌》:“ 蔡太守 必昌 任 四川 重庆 守,云能过阴间,预知冥中事。”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所以年纪一到五十上下,就给自己寻葬地,合寿材,又烧纸锭,先在冥中存储。”

晃耀

闪耀;辉映。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灵芝篇》:“荣华相晃耀,光采曄若神。”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恩泽》:“金璧辉煌,丹堊晃耀。” 秦兆阳 《老羊工》:“在强烈的阳光晃耀下,这远远近近的山,竟全是透明的。”

清虚

(1).清净虚无。《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 王固 ﹞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

(2).清洁虚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

(3).太空;天空。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 唐 杜甫 《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若使清虚无障碍,天孙不合阻银河。”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

(4).指月宫。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5).指风露。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浩大

规模巨大

浩大的工程

遮障

(1).遮挡;遮蔽。 宋 楼钥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诗:“上忧 襄 汉 间, 吴 楚 欠遮障。” 明 冯梦龙 《 * 关·园中掘藏》:“且从容看详,呀,原来是石皮遮障。” 郁达夫 《沉沦》四:“并且因N市的附近是一大平原,所以望眼连天,四面并无遮障之处。”

(2).指用来遮挡的东西。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下》:“初, 裕谦 奏江海情形,有‘ 长江 无遮障,潮来甚溜,甚难防守’之语。”

拍塞

充满;充斥。 宋 欧阳澈 《小重山》词:“懵腾醉眼不禁秋,追旧事,拍塞一怀愁。”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勉斋先生 曰:‘两篇皆是言阴阳。前篇是説横看底,后篇是説直看底……此理拍塞,无一处不周,无一物不到。’” 元 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胸中拍塞书五车,舌底澜翻浪千尺。”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狂言试倾倒,拍塞已满胸;君方贾餘勇,逸气凌 崆峒 。”

冲融

亦作“冲融”。1.充溢弥漫貌。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西游记》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云端里,往下观看,只见那城中喜气冲融,祥光荡漾。”

(2).水波荡漾貌。 唐 杜甫 《渼陂行》:“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裊窕冲融间。” 杨伦 笺注:“冲融,谓水波溶漾。”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一:“飞空结楼臺,影动杳裊冲融间。”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是篇娓娓至数千言,浩浩荡荡,西起 崑崙 ,东注 溟 渤 ,冲融窈窕,异派分支,千态万状,姿媚横生。”

(3).冲和,恬适。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望云悲轗軻,毕景羡冲融。” 杨伦 笺注:“言以年暮,故羡山人颜色冲和。” 元 李裕 《摸鱼儿》词:“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拈花著柳。”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诗序》:“吾则甚服其冲融大雅,油然悠然,从容自适,而工者自莫之及,未尝有孤臣寡妇之怨悲、鱷鱼鵩鸟之祲怪引藉为激壮也。”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面目

(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还其本来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

显出庐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脸面

愧无面目见人

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返本

(1).复归本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方弘风纬俗,返本于上古之初。”《镜花缘》第六回:“日后缘满,还是另须苦修,方能返本;还是刚弃红尘,就能还原。到了那时,纔知我的道行并非浅薄之辈哩。”

(2).指恢复原来状态。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进化或可停,而生物不能返本。”

(3).翻本,赢回赌本。《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 黄三溜子 急於返本,嫌人家押的少,还説人家赢钱的都藏着不肯拿出来。”

复归

回复到(某种状态):暴风雨过后,湖面~平静。

真空

(1)

(2) 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空间

真空封装罐

(3) 指没有气体或气体极少的空间

(4) 借指不存在某种事物的领域

军事力量真空

皎洁

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秋月皎洁

唯然

独有貌。《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歷听岂多士,唯然覯时哲。” 张铣 注:“覯,见……言歷听岂有多士,然独见 僧达 可为时哲矣。”

微弱貌。唯,轻应声。《列子·仲尼》:“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旷大

(1).宽宏。《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2).广大;宽阔。 何其芳 《画梦录·墓》:“翠岩的横屏环拥出旷大的草地。” 萧军 《羊·职业》:“衣袋里本来就空着的,这时候好像更旷大一点。”

一天

(1) 一昼夜

(2) 二十四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谈起他参加红军的经过

(4) 〈方〉∶一个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凡笼

尘世的樊笼。 金 马钰 《苏幕遮·别子》词:“出凡笼,无繫绊。落魄婪躭,日作无常观。” 元 无名氏 《挂金索》词:“跳出凡笼,一箇长生路。免教阎王,鬼使来勾取。”

元首

(1) 头

元首股肱

(2) 君主

凡昔元首。——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当承元首之明。——宋· 司马光《谢门下侍郎表》

(3) 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归宗

(1).古代谓出嫁妇女,父母虽亡,也得回家省问,以示不绝于宗族。《仪礼·丧服》:“妇人虽在外,必有归宗。” 郑玄 注:“父虽卒,犹自归宗……不自絶於其族类也。”

(2).古时已出嫁的妇女因夫死而回到娘家,或年限女婿(招女婿的一种)回至本家。《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毛 传:“归,归宗也。” 唐 韩愈 《卢君墓志铭》:“母夫人既终,育幼弟与归宗之妹,经营勤甚,未暇进仕也。”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三折:“我无儿不使妇,你两个可也有爷和娘在家裡,不如收拾了一房一卧,各自归宗去罢。”《元典章·户部三·籍册》:“﹝年限女婿﹞归宗与父兄同家住坐。”

(3).出嗣异姓别支或流落在外的人,还归本宗。《新唐书·许王素节传》:“因詔外继嗣王者皆归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你﹞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请归宗的。”

(4).物归原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环为旧物,箭亦归宗。”

(5).犹归结。 谢觉哉 《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一切都归宗于一点:民主习惯,遵守决议,不以私害公。” 郭沫若 《答教育三问》:“一句话归宗,让青年自由自在的发展便是最好的领导。”

三界

(1).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 * 和无 * 。见《俱舍论·世分别品》。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 唐 寒山 《诗》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轮,念念未曾息。”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清 龚自珍 《最录<列子>》:“ 庄子 见道十三四, 列子 见道十七八,丁 * 之未东,皆未脱离三界。”道教沿用其说而稍异。 唐 吕岩 《敲爻歌》:“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

(2).犹三届,三期。《元史·选举志二》:“都监歷三界,陞务使,一周岁为满,月日不及者通理。务使歷三界,陞提领。”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显阳

(1).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於前则 宣明 、 显阳 , 顺德 、 崇礼 ,重闈洞出。” 张载 注:“ 宣明门 前 显阳门 。”

(2).宫殿名。《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敬勤 显阳 ,肃恭 崇宪 。” 李善 注:“宫曰 崇宪 ,太后居 显阳殿 。”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7 0: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