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夜梦次陈立夫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必大 |
释义 | 夜梦次陈立夫韵原文惯伴山僧汲涧泉,懒随年少梦游仙。风流输与贤兄弟,朱阁临风教李娟。 诗词问答问:夜梦次陈立夫韵的作者是谁?答:周必大 周必大夜梦次陈立夫韵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年少1、:年轻 例子:青春年少 | 年少有为。 《史记·秦始皇本纪》:“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开美(袁赋正)、与参(袁赋诚)年少力学,好观古人成败之迹,开美固著书名山,而与参则乘时建树,所在藉藉。” 2、:青少年(多指男子) 例子:翩翩年少| 英俊年少五陵年少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梦游睡眠中无意识地走动 风流(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兄弟(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朱阁(1).红色的楼阁。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玄云拖朱阁,振风薄綺疏。” 唐 许浑 《宴饯李员外》诗:“云叶渐低朱阁掩,浪花初起画檣回。” 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转朱阁,低綺户,照无眠。” 清 孙枝蔚 《对酒》诗:“香气来朱阁,风光在画船。” (2).通政院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官廨》:“朱阁,《翰墨大全》、《旧典》:通政本隶西臺,近制建官则领朱阁。” 风教《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后以“风教”指风俗教化。《史记·五帝本纪》:“余尝西至 空桐 ,北过 涿鹿 ,东渐於海,南浮 江 淮 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 黄帝 、 尧 、 舜 之处,风教固殊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文字、风教、货币之用,同 覩货逻国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我们县里,得 王 父台主持风教,使民家女子,也能弹琴,这要算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呢。”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