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贺圣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杜安世 |
释义 | 贺圣朝原文牡丹盛拆春将暮。群芳羞妒。 几时流落在人间,半间仙露。 馨香艳冶,吟看醉赏,叹谁能留住。 莫辞持烛夜深深,怨等闲风雨。 诗词问答问:贺圣朝的作者是谁?答:杜安世 杜安世贺圣朝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牡丹(1) 芍药属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杂交品种,因花美丽而被广泛栽培,花单瓣或重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又如:《牡丹亭》。内容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梦梅同她发生恋爱,从此害相思病而死,后来又还魂同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明代传奇作品,是汤显祖之代表作 群芳(1) 各种艳丽、芳香的花草;众花;百花;比喻众女子、众美人 群芳斗艳 (2) 也比喻众贤人 几时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流落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仙露本指 汉武帝 所造铜仙人捧盘所接的甘露,后亦借指皇帝赐的御酒。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赐微臣金茎仙露,荐琱盘凤腊和麟脯。”参见“ 仙掌 ”。 香艳亦作“ 香艳 ”。1.谓花木芳香艳丽。 唐 许浑 《酬杜补阙》:“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艳吐轻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醒酒花》:“ 明皇 与 贵妃 幸 华清宫 ,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递嗅其艷,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艷,尤能醒酒。’”《花月痕》第四一回:“月满清光容易缺,花开香艳总难长。” (2).旧时指内容涉及闺阁而词藻艳丽的诗文文风。《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忽欣然拍案道:‘细细观之,风流香艷,果是香奩佳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这种香艷词句,必要使他流入闺阁方好。” (3).形容女子打扮得妖媚。《花月痕》第十二回:“ 同秀 见 碧桃 一身香艷,满面春情,便如蚂蚁见羶一般倾慕起来。”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真是个杰作,又香艳,又美丽,又浪漫,又肉感!”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电影院门口挂着香艳肉感的广告牌,摆着风流滑稽的面孔。” 见“ 香艷 ”。 留住(1).等待。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2). 宋 元 时一种泛用的市井青年名字。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上诣 德寿宫 恭请两殿往 浙江亭 观潮……市井弄水人有如僧儿、留住等凡百餘人,皆手持十幅綵旗,踏浪争雄。” 元 王晔 《桃花女》楔子:“单则我家有个孩儿,唤做‘石留住’,今年二十岁了。” 烛夜(1).照亮黑夜。《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毓 问 輅 :‘天下常太平否?’”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管辰 《管辂别传》:“三五盈月,清耀烛夜,可以远望,及其在昼,明不如镜。”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物轨》:“荧芝可烛夜,田泉尝澣尘。” 宋 范成大 《题径山寺楼》诗:“神光来烛夜,寿木不知秋。” (2).鸡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鷄一名烛夜。”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鷄名烛夜,又曰翰音。” (3).神话中的花名。参见“ 烛夜花 ”。 深深(1) 形容程度深或强烈 在深深的痛苦中 (2) 指进入的距离远 把桩深深打进地下 等闲(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