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又题杨妃上马图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楼钥 |
释义 | 又题杨妃上马图原文金鞍欲上故徐徐,想见华清被宠初。后日延秋门下路,不应有暇作踟蹰。 诗词问答问:又题杨妃上马图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楼钥又题杨妃上马图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徐徐(1) 速度或节奏缓慢地 红旗徐徐升起 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 徐徐而来 想见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华清(1).指 华清池 。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自 华清 赐浴,初承恩泽; 长生 乞巧,永订盟香。” 郭沫若 《念奴娇·小汤山》词:“ 华清 何似?令人高下难説。”参见“ 华清池 ”。 (2).指 华清宫 。 唐 薛能 《折杨柳》词之一:“ 华清 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宋 苏轼 《骊山绝句》之一:“辛苦 驪山 山下土, 阿房 纔废又 华清 。” 明 敖英 《辋川谒王右丞祠》诗:“ 华清 风雨萧萧夜,愁絶 江 南 庾子山 。”参见“ 华清宫 ”。 (3).犹太清。指太空。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驀地云开,皎然月出,恍疑骑鹤上华清。” 后日日后,今后 后日当甚贫。——清· 林觉民《与妻书》 延秋门唐 代 长安 禁苑西门。 天宝 十四载冬, 安禄山 起兵叛乱。次年六月, 唐玄宗 即由 延秋门 出 长安 ,赴 蜀 避难。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长安 城头头白乌,夜飞 延秋门 上呼。”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五:“ 玄宗 幸 蜀 ,自苑西门出,在 唐 为苑之 延秋门 ,在 汉 为都城 直门 也。既出,即由便桥渡 渭 ,自 咸阳 望 马嵬 而西。”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卷六:“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西面二门,南曰 延秋门 ,北曰 玄武门 。” 下路(1).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 韩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 ,行达 桃墟村 ,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 元 宫大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 前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下路船上,不论甚么人,彼此都称为‘客人’。” (3).路为 宋 、 金 、 元 行政区划名,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元史·选举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参见“ 上路 ”。 应有(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踟蹰(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