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虏中纪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颂 |
释义 | 虏中纪事原文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 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诗词问答问:虏中纪事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苏颂虏中纪事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华风(1).指 汉 族或中原的风俗。《宋书·鲁爽传》:“﹝ 鲁爽 ﹞幼染殊俗,无復华风。” 宋 苏辙 《移岳州谢状》:“臣见具舟前往,自尔稍近华风,遂脱瘴死。” 清 赵翼 《经临途次杂纪以诗》之三:“华风濡染变狉獉,光气将开色色新。” (2).浮华的文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寻 宇文 初习华风,事由 苏绰 。至於军国词令,皆準《尚书》。” (3).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唐 李贺 《高轩过》诗:“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事事(1) 做事 无所事事 (2) 各种事情;每件事 委员会将发现它事事都有人掣肘 矫情(1) 掩饰真情 王允矫情曲意,每相承附。——《后汉书·王允传》 (2) 故意违反常情 腥膻腥而膻的味道 肴膳饭菜。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无端絻,虽 公西赤 不能以为容;无肴膳,虽 閔 曾 不能以养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 唐 杜甫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惟生哀我未平復,为我力致美肴膳。” 繁促繁密急促。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或参谭繁促,复叠攒仄。”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白翎雀》:“ 元 教坊大曲有《白翎雀》,乃 世祖 命伶人 硕德閭 所製。始甚雍容和缓,终则急躁繁促。” 声音(1) (2) 使人产生听觉的振动 (3) 一种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波造成的听觉印象 (4) 某些起与人的语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达手段 代表法律的庄严的声音 染素指着过色的生绢。 清 姚燮 《双头牡丹灯记》:“ 金莲 供曰:‘伏念某杀青为骨,染素成胎。’” 南食用南方烹饪方法做成的饭菜。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开宝 末, 吴越王 钱俶 始来朝。垂至, 太祖 谓大官:‘ 钱王 , 浙 人也,来朝宿共帐内殿矣,宜剏作南食一二以燕衎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更有南食店,鱼兠子,桐皮熟膾麵,煎鱼饭。” 穷荒(1).困苦饥荒。《后汉书·王望传》:“是时州郡灾旱,百姓穷荒。” (2).绝塞;边荒之地。 唐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穷荒絶漠鸟不飞,万磧千山梦犹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他部从入穷荒,我鑾舆返 咸阳 。” 清 纳兰性德 《挽刘富川》诗:“穷荒苦焚掠,野哭声啾啾。” 费辞亦作“ 费词 ”。1.多费言词;饶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言未毕,先生摄衣而起曰:‘子前所説,似玉巵之无当,徒费辞而难领。’” 唐 张太古 《观生束修判对》:“各宜知理,奚至费词。” 明 吴承恩 《慰友人》诗:“碧空瞥见雁排字,緑树已无鸎费词。” 梁启超 《祭蔡锷文》:“呜呼!自吾 松坡 之死,国中有井水饮处皆哭,寧更待吾之费词。” (2).多馀的言词;废话。 宋 尹洙 《故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刘公墓表》:“无溢言费辞以累其实,后之人欲见公德业,当视於斯文为不诬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保辜》:“况保辜一状,早已定其供招,夫后来之检审,又可以无费词矣。” 刘师培 《文说·和声》:“又如‘遑暇’重言,‘庸何’并列,‘期期’象口吃之声,‘耳耳’表不然之意,虽施诸縑墨,係属费词,然传其声貌,非此莫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