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读五柳先生传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冕 |
释义 | 读五柳先生传原文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 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诗词问答问:读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王冕读五柳先生传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渊明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节尚犹志节。《晋书·祖逖传》:“﹝ 逖 ﹞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新唐书·卫次公传》:“ 次公 本善琴,方未显时,京兆尹 李齐运 使子与游,请授之法, 次公 拒絶,因终身不復鼓。其节尚终始完洁。” 五斗米(1).指五斗米道。 清 龚自珍 《非五行传》:“ 王莽 不闻 张角 、 张鲁 、五斗米、三里雾。” (2).《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 宋 王安石 《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 五斗 ”。 宋 王禹偁 《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 清 唐孙华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县令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束带(1) 腰带一类的带子 (2) 指整饰衣冠 束带立于朝 督邮官名。 汉 置,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 唐 以后废。《汉书·尹翁归传》:“ 延年 大重之,自以能不及 翁归 ,徙督邮。”《后汉书·何敞传》:“立春日,常召督邮还府。” 唐 卢纶 《送鲍中丞赴太原》诗:“专幙临都护,分曹制督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罗邺》:“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督邮》:“ 史弼 迁 山阳 太守,其妻 鉅野 薛氏 ,以三互之禁,转拜 平原 相督邮,似督邮官卑而权重。此 渊明 所以有折腰之説。” 下情(1) 下面的情况 下情上达 (2) 群众的情绪或意愿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以后比现在或所说的时间晚的时间 从今以后 自此以后。——《后汉书·张衡传》 归去来(1).辞赋篇名。 晋 陶潜 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 (2).回去。 唐 杜甫 《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 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 清 王奕清 《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因词有‘歌筵舞,且归去,休惆悵,好归去’句,取以为名。” 五柳见“ 五柳先生 ”。 不成——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