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闻虏乱次前辈韵
朝代 宋代
作者 陆游
释义

闻虏乱次前辈韵原文

中原昔丧乱,豺虎厌人肉。
辇金输虏庭,耳目久习熟。
不知贪残性,搏噬何日足。
至今磊落人,泪尽以血续。
后生志抚薄,谁办新亭哭?艺祖有圣谟,呜呼宁忍读!

诗词问答

问:闻虏乱次前辈韵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闻虏乱次前辈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闻虏乱次前辈韵书法欣赏

陆游闻虏乱次前辈韵书法作品欣赏
闻虏乱次前辈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丧乱

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诗·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荐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 清 顾炎武 《顾与治诗序》:“晚值丧乱,独身无子,迫於赋役,困躓以终。” 陈去病 《鉴湖女侠秋瑾传》:“时天下丧乱,内外交鬨,而中朝政治,日益寙败。”

豺虎

(1).豺与虎。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 清 陈鹏年 《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

(2).喻凶狠 * 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汉 王粲 《七哀诗》:“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 清 徐昂发 《铁岭关》诗:“缅昔豺虎鬭,百战争要害。” 邓中夏 《过洞庭》诗:“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虏庭

见“ 虏廷 ”。

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习熟

(1).犹熟悉,熟知。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著书之人,博览多闻,学问习熟,则能推类兴文。”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於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田夫、野老、騶卒之所习熟,今学士大夫谢之,以为不屑知, 自珍 获知之,而以为创闻。”

(2).犹惯常。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不以为奇。 唐 韩愈 《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旧制:臣下职事小遗闕,止从罚金,虽大臣亦不免,习熟闻见,皆不以为耻。”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贪残

贪婪凶残。亦指贪婪凶残的人。《逸周书·时训》:“岁有大寒,田鼠不化鴽,国多贪残。”《汉书·刑法志》:“至於末世,苟任诈力,以快贪残。”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他一方面愤恨执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强的贪残和不义,一方面也痛恨同胞的昏顽和乏力。”

搏噬

搏击吞噬。亦以喻打击陷害或侵略吞并。《列子·黄帝》:“异类杂居,不相搏噬也。”《梁书·贺琛传》:“如復傅翼,增其搏噬,一何悖哉。”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以为搏噬拏攫,怨集有司。”《明史·海瑞传》:“ 康 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於 高拱 。” 茅盾 《狼》:“ * 狼也使用苦肉计……希望保存它搏噬的爪牙。”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磊落

(1) 壮大的样子

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西游记》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态度和坚决遵循很高的道德标准行事

胸怀磊落

光明磊落

后生

(1) 少年时代与壮年期之间任何年龄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轻

他长得后生,看不出是四十岁的人

新亭

亭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南。 三国 吴 建,名 临沧观 。 晋安帝 隆安 中 丹阳 尹 司马恢之 重修,名 新亭 。 东晋 时为京师名士 周顗 、 王导 辈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参见“ 新亭泪 ”。

艺祖

亦作“萟祖”。有文德之祖。《书·舜典》:“归,格于艺祖,用特。” 孔 传:“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 文祖 之庙。艺,文也。” 孔颖达 疏:“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蓺为文也。”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光大舞》:“肃肃艺祖,滔滔濬源。” 宋 沉遘 《五言陈桥驿》诗:“萟祖昔臣 周 , 周 德久已衰。”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艺祖》:“人知 宋 人称太祖为艺祖,不知前代亦皆称其太祖为艺祖……然则﹝艺祖﹞是歷代太祖之通称也。”

圣谟

(1).语出《书·伊训》:“圣謨洋洋,嘉言孔彰。”本谓圣人治天下的宏图大略。后亦为称颂帝王谋略之词。 唐 李白 《明堂赋》:“虽暂劳而永固兮,始圣謨于我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自序》:“圣謨国政及事近宫省,皆不敢私纪。”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楔子:“武略文韜体圣謨,深通兵法运神术。” 明 蔡汝楠 《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嗟呼!是孰知文章之关於世也固至鉅哉!上之经纬两仪,弥纶三极;其次恢展圣謨,润色洪业。”

(2).犹圣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大舜 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謨所析,义已明矣。”参见“ 圣训 ”。

(3).犹圣旨。 清 曾国藩 《覆僧格林沁书》:“ 蒋凝学 等不甚知 李中丞 前后张弛之道,悉秉圣謨,犹或拘泥春间办法,不免阳抚阴防之意。”参见“ 圣旨 ”。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5 9: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