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梅尧臣 |
释义 | 原文西云沈日脚,命仆驾我车。我车已在庭,有客方诣庐。 谈笑不觉夕,鸡黍且烦渠。 重约勿以怪,但当摘园蔬。 诗词问答问:《欲晚访韩持国忽道损见过不克往持国示诗因答》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日脚见“ 日脚 ”。 亦作“ 日脚 ”。1.太阳穿过云隙射下来的光线。 唐 岑参 《送李司谏归京》诗:“雨过风头黑,云开日脚黄。” 宋 范成大 《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词:“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试轻裘。”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九章:“一天,当日脚在外面围墙的铁丝网上消逝,黄昏开始到来的时候,隔壁牢房的同志们在低哑的唱歌。” (2).方言。犹日子。日期;时间。《水浒传》第七四回:“大哥休怪,正是要紧的日脚,先説得明白最好。”《何典》第八回:“他娘甚喜欢,便端一肩行李,拣个入学日脚,来到 鬼谷先生 家住下。” 巴人 《证章》:“你们瞧,不把人员派个适合的工作,却叫他来空数日脚,还全以为自己主见不错咧。” (3).方言。犹日子。生活或生计。 王西彦 《曙》:“你说这日脚是人过的吗?” 方诣旨归。 唐 道宣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一:“薄知方诣。”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方诣明有所归,方谓方所,诣谓至诣。” 谈笑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觉(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鸡黍亦作“鷄黍”。1.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 子路 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北史·卢道虔传》:“﹝ 卢道虔 ﹞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 宋 司马光 《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媿居停。” 清 方文 《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诗:“良朋咸在兹,先期命鷄黍。” (2).借指深厚的情谊。 唐 秦系 《早秋宿崔业居处》诗:“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唐 王起 《和李校书》:“詰朝始趋凤闕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陈 ( 陈重 ) 雷 ( 雷义 )胶漆, 范 ( 范式 ) 张 ( 张劭 )鸡黍。” 清 钱谦益 《送萧孟昉还金陵》诗:“鸡黍交期雪涕频,相看不语且霑巾。”参见“ 鸡黍约 ”。 重约重要的誓约或诺言。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太祖 谓曰:‘尽吾一生,尽汝一生,令汝享有二 浙 也。’ 忠懿 以帝赐重约,既得归,喜甚,以为永保其国矣。”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