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哭喻凫先辈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方干 |
释义 | 哭喻凫先辈原文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 孤垄阴风吹细草,空窗湿气渍残篇。 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 诗词问答问:哭喻凫先辈的作者是谁?答:方干 方干哭喻凫先辈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650-49 参考注释日夜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役神犹劳神。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四:“役神者弊,极欲疾枯。” 唐 白居易 《大巧若拙赋》:“则知巧在乎不违天真,非劳形於木人之内;巧在乎无枉物情,非役神於棘刺之中。” 损寿减寿。《墨子·经说下》:“伤生损寿。” 先生(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下世(1) 后世 (2) 来世;来生 (3) 下界,人间 传流下世 (4) 〈方〉∶出世;出生 中年(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撰碑撰写碑文。 宋 王禹偁 《高闲》诗:“京中吏去慵传信, 江 外僧来与撰碑。” 登龙(1).登天的龙。《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泰一锋,名曰‘灵旗’。” (2).乘龙。 唐 李白 《箜篌谣》:“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3).同“ 登龙门 ”。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诗:“于何车马日憧憧, 李膺 门馆争登龙。” 宋 苏辙 《欧阳太师挽词》:“推轂诚多士,登龙盛一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这恩荣锡衮封圭,不比那登龙御 李 。” 鲁迅 《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其中固然有虽曾附骥,终未登龙的‘名人’,或扮作黑头,而实是真正的丑脚的打诨,但也有热心人的谠论。” 唐 李端 《元丞宅送胡濬及第东归觐省》诗:“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敕赐及第》:“仰温树之烟,何人折桂?泝甘泉之水,独我登龙。” 宋 王禹偁 《杏花》诗之五:“登龙曾入少年场,锡宴琼林醉御觴。”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登龙之客,杳至高閭。” (4).泛指升官。 阿英 《晚清小说史》第二章:“至于为谋升官,上维新条陈,东抄西袭,以盼一顾的,更所在多有,实质上,不过是藉以登龙而已。” 营奠设祭。 唐 元稹 《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復营斋。” 唐 朱庆馀 《哭胡遇》诗:“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立碑。” 清 查慎行 《临淮晓渡饭于逆旅述老人所言》诗:“孟冬时享近,又欲往营奠。” 阴风(1) 从阴暗处来的一股不正或 * 的风 扇阴风、点鬼火 (2) 寒冷的风 细草(1).小草。《后汉书·崔寔传》:“ 五原 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2).远志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远志》。 湿气(1) 液体(如水)以比较微小的量散发或凝结并弥散在气体中成为一种看不见的蒸气或是雾;特指大气的水汽 (2) 中医指湿疹、手癣、脚癣等症 残篇残留的诗文。 唐 方干 《过朱协律故山》诗:“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问天谓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 汉 王逸 《<楚辞·天问>序》:“《天问》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一:“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