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仙吕】一半儿·题情四首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关汉卿 |
释义 | 【仙吕】一半儿·题情四首原文题情(四首) 诗词问答问:【仙吕】一半儿·题情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关汉卿 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四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云鬟雾鬓形容女子头发秀美。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花阴下好一个女子也。看他那云鬟雾鬢,杏脸桃腮,柳眉星眼,不由咱不动心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其中人物皆云鬟雾鬢,脂粉薄施,阔袖长裙,语音了了。”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莲凤 玉肤花貌,云鬟雾鬢,真曲中尤物。” 堆鸦形容女子发黑而美。 宋 程俱 《丁巳九日因用己未岁吴下九日诗韵作》:“笑引壶觴成一醉,歌筵遥想鬢堆鸦。”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却将堆鸦髻,舞鸞鬢,与乌鸟报答白髮的亲。” 明 崔时佩 等《西厢记·乘夜逾垣》:“晚妆初罢,秋水凝眸,云鬢堆鸦。” 浅露措词直率而不委婉、含蓄 词意浅露 金莲旧指缠足妇女的小脚 三寸金莲 绛纱(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絳纱。” 明 徐渭 《忆潘公》诗之二:“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絳纱来。”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刘禹锡 《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诗:“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絳纱。” 宋 苏轼 《仙游潭·马融石室》诗:“未应将军聘,初从 季直 游。絳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豫庭 《赠妇翁》云:‘喜我絳纱深有托,半为娇客半门生。’”参见“ 絳帐 ”。 不比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刘半农《拟拟曲》 等闲(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你个(1).犹言你这个。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都只被你箇可憎姐姐,引得眼花心乱,悄似风魔。”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险些儿慌杀你箇 周公 旦 !” 明 王九思 《锦上花·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寻思了自嘆喜逢着太平年 嘉靖 ,华夷海岭,尽把皇恩歌咏,看你个老龙头受皇恩还须自省。” (2).犹言你的。表示领属关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俺也须是你箇哥哥,看人似无物。据恰纔的做作,心肠料必如土木。” 俏冤家(1).对所爱者、情人的昵称。多见于元曲。 元 关汉卿 《一半儿·题情》曲:“駡你箇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2).熏猪耳的别称。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俏冤家》:“《亦巢偶记》:俗呼薰猪耳为俏冤家,不知何所取意,里巷至今传之。”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市井食单》:“猪耳朵,名曰‘俏寃家’,猪大肠,名曰‘佛扒墙’,皆 苏 人市井食单名也。” 一半儿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清 李调元 《雨村曲话》卷上:“ 临川 陈克明 《春粧曲》云:‘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 难当不易忍受;难以承当 羞愧难当 一半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虫灾 碧纱窗装有绿色薄纱的窗。 前蜀 李珣 《酒泉子》词之四:“秋月嬋娟,皎洁碧纱窗外照。” 明 冯梦龙 《山歌·无郎》:“姐儿立在碧纱窗,眼观孤雁好恓惶。”《红楼梦》第二六回:“﹝ 寳玉 ﹞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 无人(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负心违背良心;背弃情义 转身转过身子看后面或侧面的东西;转过身来 转身对着门 虽是虽然。《水浒传》第三二回:“虽是你们的好情分,只是我心去意难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家伯虽是回过几次家乡,却没有带家眷。” 推辞拒绝;辞谢 再三推辞 银台(1).传说中 王母 所居处。《文选·张衡<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飢。”旧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 银臺 之鸟, 穆王 之马。” 胡之骥 注:“ 银臺 , 王母 所居之处。” 明 唐寅 《七夕赋赠织女》诗:“ 银臺 极夜留鱼钥,珠殿繁更绕凤旗。” (2).见“ 银臺门 ”。 (3).见“ 银臺司 ”。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唐 段怀然 《挽涌泉寺僧怀玉》诗:“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掛银臺。” 五代 刘保乂 《生查子》词:“深秋更漏长,滴尽银臺烛。”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簇银臺巧,花映金樽好。” 篆烟盘香的烟缕。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帘》词:“鶯声似隔,篆烟微度,爱横影参差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风裊篆烟不捲帘,雨打梨花深闭门。”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之二八:“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闻一多 《剑匣》诗:“那炉上炷着袅袅的篆烟,许只可用半透明的猫儿眼刻着。” 罗帏罗帐。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幃翠被鬱金香。”《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綉被五更香睡好,罗幃不觉纱窗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这云似我罗幃数重。” 清 龚自珍 《减字木兰花》词:“昨夜罗幃,银烛花明蟢子飞。” 泪眼含着泪水的眼睛 泪眼模糊 情兴情趣兴致 赏玩多时,情兴颇畅 薄设设形容单薄。 元 关汉卿 《一半儿·题情》曲:“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三折:“薄设设衾寒枕冷,愁易感好梦难成。” 明 朱有燉 《花酒曲江池》第一折:“我将这骨剌剌小车儿碾得苍苔碎,薄设设汗衫儿惹得游丝细。” 温和(1) 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 态度温和 (2) 冷热适中;不冷不热 温和的地区 多情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多绪多端;多样。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选人表》:“且夫谱谍讹误,诈伪多绪;人物雅俗,莫肯留心。” 南朝 梁 任昉 《为梁公请刊改律令表》:“法闭二门,为政之蠧;生杀多绪,谁其适从!” 唐 李百药 《渡汉江》诗:“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小冤家(1).年轻情人间的昵称。 元 关汉卿 《一半儿·题情》曲:“多情多绪小寃家,迱逗得人来憔悴煞。” (2).埋怨和责骂自己孩子时的话。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二折:“哎,你个小寃家……怎生转回头就不知个踪影!”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第八节:“ 李玉英 用围裙擦着手,说:‘小冤家!看我揭你们的皮!’” 迤逗(1).挑逗;引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你试寻思,早晚时分,迤逗得 鶯鶯 去,推探 张生 病。”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待不吃呵,又被酒旗儿将我来相迤逗。”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 陈 隋 花柳,日日芳情迤逗。” (2).打断;耽搁。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争忍教第一夜梦迤逗,从今后不见 长安 望北斗,生扭做织女牵牛。” 明 无名氏 《赠书记·乞访书因》:“新人候久,休得要绵藤话语,把乐事迤逗。” (3).连累;拖累。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二折:“喒家私要的有,止不过伤了些浮财,损了些躯口,则不如打灭这场官司免迤逗。”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想当日 范杞良 筑在 长城 内,乾迤逗的箇美女送寒衣。” 明 汪道昆 《新水令·归隐》套曲:“早归来遥授醉乡侯,更无端病魔迤逗。” (4).牵挂。 明 冯惟敏 《粉蝶儿·咏焦山郭次甫五岳游囊六物》套曲:“双飞乌兔搬昏昼,手摩天欲挽难留。没事忙,空迤逗。自鸿濛以后,日西下,水东流。” 明 蘅芜室 《再生缘》第一出:“休休,便是 卢越人 、也应难措手,想起来柔肠迤逗。” 憔悴(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真实与事实相符 真实的故事比虚假的小说还要奇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