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泊黄茅潭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董嗣杲 |
释义 | 泊黄茅潭原文唳雪沧洲雁,嘘云碧浪鲸。茅深淮渡远,日落海潮平。 庙树摇灯影,船风送鼓声。 劳思于此泊,无地趁春耕。 诗词问答问:泊黄茅潭的作者是谁?答:董嗣杲 董嗣杲泊黄茅潭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云碧(1).白云青天。 唐 温庭筠 《题西明寺僧院》诗:“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宋 王质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词:“气佳哉、烟紫 石头城 ,云碧 雨花臺 。” (2).青绿色。 宋 苏轼 《四时词》之二:“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宋 史达祖 《金盏子》词:“相思梦、空阑一林月。深深柳枝巷陌,难重遇、弓弯两袖云碧。” (3).道家语。指炮制方药时所用的水。 日落太阳西沉 海潮海水有规律涨落的自然现象 灯影(1) 灯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2) 灯光照在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劳思(1).苦思苦想。《晏子春秋·外篇上一》:“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 (2).忧虑,愁思。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是以劳思长怀,中夜起坐,度时揣己,废然而返。” 于此(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无地(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春耕春季播种之前,翻松土地 春耕大忙季节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