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文同 |
释义 |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原文政殿咨丞弼,经筵引俊髦。未尝耽逸乐,终是过焦劳。 归路三山远,遗台万古高。 小臣无分去,定拥堕髯号。 诗词问答问:仁宗皇帝挽诗十首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文同仁宗皇帝挽诗十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丞弼(1).辅佐的大臣。 宋 苏辙 《论用台谏札子》:“每当视朝,上有丞弼朝夕奏事,下有臺諫更迭进见。”《明史·戴士衡传》:“陛下高拱九重,目不睹师保之容,耳不闻丞弼之议。” 清 顾炎武 《杭州》诗之二:“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 (2).辅佐的职位。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张璪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昔我神考,收擢儁良,置於丞弼。” 明 归有光 《张治赐谥文毅诰文》:“往殿 南都 ,以长六卿;寻被召还,置之丞弼。” (3).辅佐。 宋 范仲淹 《谢授知邠州表》:“詔旨弗从留居丞弼之位,表章再露,请陈戎狄之机。”《明史·李善长等传赞》:“其从容丞弼之任者, 李善长 、 汪广洋 、 胡惟庸 三人而已。” 经筵汉 唐 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 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袭此制,而 明 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 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 神宗皇帝 御经筵,时方讲《周官》。”《元史·吴澄传》:“ 泰定 元年,初开经筵,首命 澄 与平章政事 张珪 、国子祭酒 邓文原 为讲官。”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经筵面奏》:“我朝经筵日讲,非徒辩析经史,为观美也;谓当旁及时务,以匡不逮。”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康熙 十年二月,肇举经筵大典於 保和殿 ,以 孝感 熊文端公 为讲官,知经筵事。” 俊髦才智杰出之士 未尝(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逸乐安逸享乐 焦劳焦虑烦劳。 汉 焦赣 《易林·恒之大壮》:“病在心腹,日以焦劳。” 唐 柳宗元 《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复尊号状》:“寤寐焦劳,不知所措。”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焦劳困苦,竭蹶时形。”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万岁为国事这样焦劳,常常废寝忘餐,圣体如何能支持得了?” 归路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遗台古代留下的土筑高坛。 金 元好问 《光武台》诗:“岿然此遗臺,落日荒烟重。” 元 刘因 《登金荆轲山》诗:“遗臺古树空崔嵬,平芜落日寒烟堆。” 元 黄溍 《晚泊钓台下》诗:“四山环一水,遗臺故巑岏。” 万古万世 万古长青 小臣(1). 春秋 以后指卑微的小吏。《礼记·礼运》:“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 孔颖达 疏:“大臣谓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始知荐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庄 ( 杨庄 )乃小臣,但能诵之帝前; 根 则执政,既已奇而召为门下史,遂荐之於帝,同时并行,固无不可。” (2).宫中执役的宦官。《国语·晋语二》:“ 驪姬 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 韦昭 注:“小臣,官名,掌阴事阴命,阉士也。” (3).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称。《书·召诰》:“﹝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汉书·石显传》:“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 无分(1).无己之份。谓没有得到颁赐物。《左传·昭公十二年》:“ 齐 ,王舅也。 晋 及 鲁 卫 ,王母弟也。 楚 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2).没有机缘。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宋 黄庭坚 《江城子·忆别》词:“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百年无分翦天骄,賸有愁心答 汉 朝。” 不区别;不分。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全家十六口人,无分男女老幼,都要到地里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