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永嘉祖意禅人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智愚 |
释义 | 送永嘉祖意禅人原文识得祖师端的意,迢迢千里扣知音。当机一喝忘情谓,归兴犹如虎出林。 诗词问答问:送永嘉祖意禅人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愚 释智愚送永嘉祖意禅人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识得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祖师(1) 学术或技艺上创立派别的人 (2) 佛教、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 的意真实的意旨。 唐 常达 《山居》诗之二:“更堪论的意,林下笋新生。”《景德传灯录·水老和尚》:“ 洪水水老和尚 初问 马祖 如何是西来的的意, 祖 乃当胷蹋倒,师大悟。” 迢迢(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知音(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一喝一声叱咤。佛教禅师于弟子参见时,常大喝一声,断其妄想,以示警醒。如 百丈 参问 马祖道一 , 马祖 振威一喝。后 百丈 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 马大师 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参见“ 棒喝 ”。 忘情(1) (2) 失神;无动于衷 不能忘情 (3) 不能节制感情 忘情地欢唱 归兴归思;回乡的兴致。 唐 杜甫 《官定后戏赠》诗:“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白云南来入我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犹如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