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鹊桥仙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善括 |
释义 | 鹊桥仙原文东风唤我,西园闲坐,大醉高歌竟日。行藏1一1独依画栏干,便忘了、征衫泪湿。 亭高烟远,天低云近,相对逃名隐客。 掀髯无语看青山,断不信、尘埃到得。 诗词问答问:鹊桥仙的作者是谁?答:赵善括 赵善括鹊桥仙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西园(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闲坐亦作“闲坐”。闲暇时坐着没事做。《 * 词话》第一回:“话説 西门庆 一日在家闲坐。” 醉高歌曲牌名。调见《太平乐府》。参阅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乐府》。 竟日终日;从早到晚 竟日默默在此。——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栏干见“ 栏杆 ”。 征衫(1).旅人之衣。 宋 楼钥 《水涨乘小舟》诗:“一番冻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水浒传》第十二回:“ 林冲 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 范阳 毡笠……穿一领白缎子征衫。” 郁达夫 《重过杭州登楼望月怅然有怀》诗:“走马重来 浙水 滨,征衫未涤去年尘。” (2).借指远行之人。 宋 张元干 《忆秦娥》词:“征衫辜负深闺约,禁烟时候春罗薄。” 低云离地面较近的云。它们的平均高度在地表和1980米之间,这些云类主要有层积云、层云和雨层云 相对(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逃名(1).逃避声名而不居。《后汉书·逸民传·法真》:“ 法真 名可得而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 唐 司空图 《归王官次年作》诗:“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庞树柏 《寄怀俞养浩先生》诗:“逃名儻悔才为累,畏俗无如酒最宜。” (2).逃脱罪名。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自夫子之修《春秋》也,盖他邦之篡贼其君者有三,本国之弑逐其君者有七,莫不缺而靡録,使其有逃名者。” 掀髯笑时启口张须貌;激动貌。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兄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掀髯啸,有鱼龙鼓舞,狐兔悲嗥。” 清 唐孙华 《寿周砾圃七十》诗:“偶逢时事一掀髯,往往谈言亦微中。”《天讨·光武<河南讨满洲檄>》:“ 岳忠武 有知,应亦掀髯於 荡水 之阴矣。” 无语(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看青守护未成熟的庄稼。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地主们开始破坏庄稼……武委会的人们,夜晚背上枪,到地里看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他们看见不远的田野中央,孤零零地有一所看青人的矮草房,别的什么也没有。” 不信(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尘埃(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到得(1).等到;到了。 宋 杨万里 《辛亥元日送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诗:“到得我来恰君去,正当腊后与春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本事出几两银子与我,到得你跟了他去,我别讨过丫头过活却不好?” 鲁迅 《准风月谈·各种捐班》:“到得 民国 ,官总算说是没有了捐班。” (2).亦作“ 到的 ”。与“不”连用,犹言至于。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楔子:“我若早有个儿子,也不到得眼里看见如此。哎!这便是我没孩儿的那个下场头。”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若是肯慈悲啊,也不到的生患害。”《水浒传》第二八回:“你便寻我过失,也不到得该死。” (3).亦作“ 到的 ”。犹言及得,算得。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我做官的,身上穿的是紫罗襴……何等荣耀!你们出家的,无过是草木衣食,到得那里!”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凭着我坐下马,手中鎗,有万夫不当之勇,料他到的那里!” (4).犹倒是。《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田氏 道:‘我寧可终身守寡,也不愿随你这样不义之徒。若是休了到得乾浄,回去烧个利市。’”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