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好客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薛能 |
释义 | 好客原文好客连宵在醉乡,蜡烟红暖胜春光。谁人肯信山僧语,寒雨唯煎治气汤。 诗词问答问:好客的作者是谁?答:薛能 薛能好客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61-73 参考注释好客社交上或商业上热诚、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 连宵〈方〉∶连夜 家家户户连宵打场 醉乡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蜡烟亦作“ 蜡烟 ”。蜡烛的烟。 唐 温庭筠 《觱篥歌》:“蜡烟如纛新蟾满,门外沙平草芽短。” 宋 苏轼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徘徊月色留坛影,縹緲松香泛蜡烟。” 清 金农 《短睡》诗:“睡乡蚩蚩人乐哉,此中讶我久弗来。得毋以夜为日在酒国,蜡烟如纛花成埃。” 见“ 蜡烟 ”。 谁人何人;哪一个。《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唐 王建 《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晦翁 断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川剧《五台会兄》:“ 杨延德 :谨遵师命。(内马叫)师父! 五台山 清静的禅院,谁人的马叫?” 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治气(1).涵养精气。《荀子·修身》:“以治气养生,则身后 彭祖 。”《韩诗外传》卷一:“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 彭祖 。” (2).修养气质。《史记·五帝本纪》:“﹝ 顓頊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3).谓掌握军队士气。《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4).犹呕气,生气。 知侠 《铺草》:“同志不会跟我这板老头治气,同志的心胸能像咱这庄稼人那样狭隘么?”《新华月报》1953年第9期:“人家不听,就好像跟我治气似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