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蓦山溪 赠刘七翁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处一 |
释义 | 蓦山溪 赠刘七翁原文清心静坐,自是天加护。处处鬼神钦,复感仙贤救助。 善星罗罩,黑部绝尸各,常快乐,永安闲,千载成遭遇。 心香不断,丹恳重敷露。 目下显嘉祥,贵子贤孙云聚。 若还回首,别有好生涯,清养浩,静颐神,决得 诗词问答问:蓦山溪 赠刘七翁的作者是谁?答:王处一 王处一蓦山溪 赠刘七翁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清心(1) 心情恬静,没有牵挂 清心寡欲 (2) 纯正之心 月白清心 (3) 又指居心清正 一向清心做人 自是(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加护(1).佛教语。保佑,护佑。《华严经》卷二七:“愿一切众生,得佛摄受身,常为一切诸佛加护。”《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天龙数数垂加护,贤圣频频又讚扬。” (2).泛指加意爱护,保护。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玉躬子加护,昭质余未亏。” 元 吴镇 《李昭道春江图》诗:“危君不让 米南宫 ,置之武库尤加护。” 郭沫若 《落叶》:“你的七个弟妹都在朝夕的祈祷里面在上帝的面前祈祷着加护你。” 处处(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鬼神(1).鬼与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 孔颖达 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韩愈 《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 张守节 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张守节 正义:“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4).指形体与精灵。《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孔颖达 疏:“鬼谓形体,神谓精灵。《祭义》云:‘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体精灵相会,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易·繫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韩康伯 注:“尽聚散之理,则能知变化之道。” 孔颖达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为,但极聚散之理,则知鬼神之情状也。”后世哲学家多以阴阳之变、气的往来屈伸解释“鬼神”。 汉 王充 《论衡·论死》:“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程颐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 张子 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神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朱子语类》卷三:“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 救助(1) 拯救 (2) 拯救和帮助;救护援助 或可救助。——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善星岁星的别名。即木星。《孙子·计》“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唐 杜牧 注:“岁为善星,不福无道。” 快乐欢乐。指感到高兴或满意 快乐的单身汉 安闲安宁清闲 安闲自在 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遭遇(1) 碰上,遇到 遭遇明主。——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经受的事情;生活经历 亲身遭遇 心香(1).佛教语。谓中心虔诚,如供佛之焚香。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唐 韩偓 《仙山》诗:“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十一日》:“假如当天便能够起飞,我倒是心香祷祝的。” (2).指真诚的心意。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词:“红泪弹前恨,心香警旧盟。” 不断(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丹恳赤诚的心。 唐 刘禹锡 《代贺赦吴少诚复官爵表》:“臣谬膺重寄,虔守遐藩,不获称庆瑶墀,陈露丹恳。”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誓将丹恳,以奉休明。” 敷露披露,公布。 唐 穆员 《骠骑大将军刘公墓志铭》:“公挈长子 光国 ,度 文喜 将叛而不支也,始以奏请造于帝庭,敷露姦慝,陈献忠款,期以父子为其膏肓。” 目下目前;现在;在此时 嘉祥犹祥瑞。 汉 班固 《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唐 陈子昂 《谏政理书》:“灾害之所以不生,嘉祥之所以遂作,则观象於天,察法於地。”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谨稽之《洪范》,徵之《春秋》,大抵政善民安则嘉祥生,政荒民困则灾沴作。”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神灵难报,这嘉祥,何曾预祷。” 贵子日后当显贵的子嗣。多用作敬辞。《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上官昭容》:“初, 婉儿 在孕时,其母梦人遗己大秤,占者曰:‘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既生女,闻者嗤其无效,及 婉儿 专秉内政,果如占者之言。” 明 陈继儒 《虎荟》卷一:“ 晋 孝武帝 母 李太后 , 简文 时执役宫中; 简文 无子,令善相者相诸宫人,相者指后当生贵子,而有虎厄。”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听话的人却笑了起来,嘲弄他道:‘你东家真是好人,三年五载之后,你可以回去抱贵子啦!’”如:早生贵子;喜得贵子。 贤孙(1).对人孙子的敬称。 明 李开先 《题思斋霍中丞祖母贞节褒扬卷》诗:“贤孙虽佐部,拜相竢宣麻。” (2).贤惠的子孙。 清 厉鹗 《开平王孙种菜歌》:“沧桑抱节有贤孙, 钟阜 秋青人泪痕。” 云聚犹云集。 南朝 齐高帝 《塞客吟》:“胡埃兮云聚, 楚 旆兮星悬。” 南朝 陈 徐陵 《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 郢中 上客,云聚 魏 都, 鄴下 名卿,风驰 江 浦。” 唐 李峤 《宣州大云寺碑》:“协气烟曼,休徵云聚。” 还回亦作“ 还迴 ”。循环往复。《宋书·谢灵运传》:“还回往匝,枉渚员峦。”《礼记·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唐 孔颖达 疏:“犹若孟春则建寅之月为诸月之本,仲春则以建卯之月为诸月之本,是还迴迭相为本也。” 见“ 还回 ”。 好生(1) 多么 这个人好生奇怪 (2) 很,极 好生面熟 (3) 〈方〉∶好好儿地,小心地 好生拿着 养浩谓培养本有的浩然正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 宋 龚宗元 《赠林处士逋》诗:“养浩时清啸,忘机只寓言。” 颐神犹养神。《后汉书·王充传》:“裁节嗜欲,颐神自守。” 晋 陆云 《登遐颂·焦生》:“颐神太素,淑思玄冲。” 唐 韩愈 《闵己赋》:“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