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菩萨蛮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卢祖皋 |
释义 | 菩萨蛮原文芙蓉香卸桐阴薄。水窗未雨凉先觉。 何处理秋裳。 月高砧杵长。 袂罗新恨悄。 展转屏山晓。 长是卷帘时。 翠禽相对飞。 诗词问答问:菩萨蛮的作者是谁?答:卢祖皋 卢祖皋菩萨蛮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芙蓉(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水窗亦作“ 水牕 ”。1.临水的窗户。 唐 白居易 《舟夜赠内》诗:“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闇总愁人。”《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 唐 无名氏《郑德璘传》:“﹝ 韦氏 ﹞於水窗中垂钩, 德璘 因窥见之甚悦。遂以红綃一尺,上题诗曰:‘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艷 长江 。’” 前蜀 韦庄 《更漏子》词:“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 (2).涵洞。堤防出水的孔。 宋 苏轼 《奖谕敕记》:“堤成之明日,水自东南隅入,遇堤而止。水牕六,先水未至,以薪芻土囊自城外塞之;水至,而后自城中塞者皆不足恃。” 雨凉雨后的凉快天气。 唐 郑谷 《题汝州从事厅》诗:“自説小池栽苇后,雨凉频见鷺鶿飞。” 先觉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 先知先觉 处理(1) 处置;安排;料理 处理日常事物 处理财产 (2) 变价、减价出售 处理积压商品 处理品 (3) 用特定方法加工 热处理 冷处理 为便于维修而处理过的金属 砧杵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 宋 鲍令晖 《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 韦应物 《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 新恨(1).新产生的怅惘之情。 唐 戴叔伦 《赋得长亭柳》:“送客添新恨,听鶯忆旧游。” (2).新的仇恨。如:旧仇新恨。 展转(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屏山(1).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 。” (2).如屏之山。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 明 高明 《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 (3).指屏风。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清 龚自珍 《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长是时常;老是。 宋 欧阳修 《望江南》词:“纔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墻,长是为花忙。” 宋 姜夔 《清波引》词:“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秀才在大人家处馆读书,长是半年不回来。” 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緑。” 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时许多星官神将早排列在阶下。只听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班。’” 翠禽翠鸟。 晋 郭璞 《客傲》:“夫攀驪龙之髯,抚翠禽之毛,而不得絶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闻也。” 唐 杜牧 《朱坡》诗:“树老萝紆组,巖深石启闺。侵窗紫桂茂,拂面翠禽栖。” 宋 姜夔 《疏影》词:“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清 宋琬 《曹秋岳园亭》诗之四:“翠禽巢卧柳,苍鼠落高柯。” 相对(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