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六吕梁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辙 |
释义 | 原文出没悬流虽有道,凭陵险地本无心。未能与物都无碍,咫尺清泉亦自深。 诗词问答问:《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六吕梁》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出没显现或隐没 大鲸悠然出没于浪涛中 船头在浪中缓缓出没 悬流从高处 * 的水流。多指瀑布。 晋 郭璞 《江赋》:“渊客筑室於巖底,鮫人构馆於悬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潧水》:“ 潧水 又南,悬流奔壑,崩注丈餘,其下积水成潭。” 唐 骆宾王 《宿山庄》诗:“林虚宿断雾,磴险掛悬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吕梁洪》:“ 孔子 观澜处,称为悬流三千仞,流沫四十里者,即其地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杭嘉水路古今不同》:“ 唐 以前,自 杭 至 嘉 ,皆悬流。” 有道(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凭陵侵扰 凭陵中原 险地(1) 险要的地方 (2) 危险的境地 无心(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无碍(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来,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无瞻顾地钉住说:‘如果你觉得告诉我是和 赵筠秋 无碍,还是请你直说罢!’”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宋 朱松 《书永和寺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咫尺(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清泉清冽的泉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