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冬大雷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高斯得 |
释义 | 冬大雷电原文方冬十月天炎蒸,雷公吼怒声凭凭。投壶玉女忽大笑,晦明倏烁来相乘。 天方收声地藏蛰,激怒岂为阴所陵。 圆苍寓意端有在,要使强臣生战兢。 强臣闻之但一笑,小儿怖我终何能。 白鸡巨浸九龄亚,青鼠妖星千道棱。 我犹视尔为戏剧,此雷何啻虫薨薨。 圣君小变亦知惧,奸臣大异那能惩。 寄语天公停此小伎俩,只须一声霹雳王茂宏。 诗词问答问:冬大雷电的作者是谁?答:高斯得 高斯得冬大雷电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十月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炎蒸亦作“ 炎烝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雷公神话中的雷神 吼怒即怒吼。 唐 李白 《远别离》诗:“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唐 岑参 《招北客文》:“饿虎争肉,吼怒闞闞。” 金 冯延登 《射虎得山子》诗:“涎口风生雷吼怒,角弓寒劲月痕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 王 吼怒,捽妇出。” 凭凭象声词。 唐 李白 《远别离》诗:“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宋 陆游 《冬夜戏书》诗之三:“一鉤澹澹西南月,万鼓凭凭东北风。” 清 杜岕 《烈哉汪氏妇》诗:“雷凭凭,电磤磤,烈哉魂显 汪氏 妇。” 投壶古时宴会时的娱乐活动,大家轮流把筹投入壶中,投中少者须罚酒 玉女(1).对他人之女的美称。《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 郑玄 注:“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秦本纪》:“乃妻之 姚 姓之玉女。”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玉女贵妃生,嫛婗始发声。” 宋 黄庭坚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诗:“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2).美女。《吕氏春秋·贵直》:“ 惠公 即位二年, * 暴慢,身好玉女。” 高诱 注:“玉女,美女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一夕,悉化为玉女,惑其徒。”《宣和遗事》前集:“到晚后乘龙车凤輦,去三十六宫二十四苑闲游,有多少天仙玉女。” (3).仙女。《神异经·东荒经》:“﹝ 东王公 ﹞恒与一玉女投壶。”《楚辞·贾谊<惜誓>》:“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於后车。” 朱熹 集注:“玉女, 青要 、 乘弋 等也。”《文选·张衡<思玄赋>》:“载 太华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虙妃 。” 刘良 注:“玉女, 太华 神女。” 唐 李商隐 《寄远》诗:“ 桓娥 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清 龚自珍 《戒将归文》:“造亭亭之高宫兮,接玉女於云涯。” (4).常与“金童”对举,指侍奉仙人的女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一时仙乐数声,画阁开处,左有金童,右有玉女。” (5).草名,即女萝。《尔雅·释草》:“蒙,玉女。” 郭璞 注:“蒙,即唐也,女萝别名。” 大笑笑的动作或情况 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晦明(1) 黑夜和白昼 (2) 昏暗和晴朗 (3) 阴晴 倏烁亦作“倐烁”。闪烁不定貌。 晋 挚虞 《思游赋》:“俯游光逸景倏烁徽霍兮,仰流旌垂旄焱攸攕纚。”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歌行》:“倐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鸞飞凤翔,睒睗倐烁,云舒霞布,翕赫忽霍。” 唐 李白 《梁甫吟》:“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相乘(1) 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过分制约和排斥的反常变化,来说明一脏偏亢、导致另一脏偏虚的病理。如肝气过亢可乘袭脾胃 (2) 交互侵袭(乘,趁,意为侵袭) 兵旱相乘。——贾谊《论积贮疏》 (3) 运算方法中的一则 方收谓从各方面去收束、控制。《逸周书·大匡解》:“詰退骄顽,方收不服。” 孔晁 注:“方收,方方收其不服化者也。” 声地声望与地位。《晋书·桓玄传》:“ 玄 在 荆州 豪纵,士庶惮之,甚於州牧……及还 寻阳 ,资其声地,故推为盟主。” 激怒受刺激而发怒 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 被这孩子的无礼所激怒 圆苍指天。 唐 李贺 《吕将军歌》:“圆苍低迷盖张地,九州人事皆如此。” 王琦 汇解:“圆苍,天也。” 寓意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 寓意深远 使强逞强。 沉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她的死也就死在那份要好使强的性格。” 战兢(1).畏惧戒慎貌。《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 阴后 ,夙夜战兢。”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战兢则彝伦叙,怠荒则姦宄作。” 清 顾炎武 《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叹昔尝忧患,先人独战兢。”参见“ 战战兢兢 ”。 (2).恐惧发抖。《东周列国志》第九三回:“不料军中不戒,有犯王躬。 寤生 不胜战兢觳觫之至!”《明史·方国珍传》:“子姓不戒,潜搆衅端,猥劳问罪之师,私心战兢,用是俾守者出迎。”参见“ 战战兢兢 ”。 小儿(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白鸡(1).白色的鸡。《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以采衣之。” 唐 王维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 唐 顾况 《望简寂观》诗:“青嶂青溪直復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2).指不祥之年(辛酉年)。 宋 王安石 《次张唐公韵》:“公乘白凤今何处?我适新年值白鸡。”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荆公 多用 晋 白鸡事……盖公生於辛酉也。” 宋 陆游 《辛酉除夕》诗:“衰境遇白鸡,自分堕幽墟。”参见“ 白鸡之梦 ”。 巨浸(1).大水。指大河流。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 鬲津 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唐 卫次公 《渭水贯都赋》:“原夫 渭 者 雍 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论孟子之书有巧妙处》:“吾谓此一章似 长江 巨浸,瀰漫无际,而浑浩回转,不可名状。” 清 黄景仁 《望泗州旧城》诗:“ 泗 淮 合处流汤汤,作此巨浸如天长。” (2).大水。指大海。 唐 许彬 《府试莱城晴日望三山》诗:“不易识 蓬瀛 ,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 太湖 ﹞虽北压 扬子江 而东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矣。” 孙中山 《建国方略·行易知难》第四章:“倘无罗经以定方向,则汪洋巨浸,水天一色,四顾无涯,谁敢冒险远离海岸,深蹈迷途,而赴不可知之地哉?” (3).大水。指洪水。 宋 陆游 《读夏书》诗:“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 宋 叶适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呜呼!巨浸、大疫, * 成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授经图>》:“此书旧无刊本, 大梁 水后, 西亭 藏书数万卷皆付巨浸。” (4).大水。指大湖泽。《宋史·食货志上一》:“ 太湖 者,数州之巨浸,而独洩以 松江 之一川,宜其势有所不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其山滙於巨浸中,是名 西湖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蟾蜍》:“ 嘉庆 己卯八月, 河 决, 开封 兰阳 一带皆成巨浸。” 九龄(1).九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 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谓 武王 曰:‘女何梦矣?’ 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 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终, 武王 九十三而终。” 郑玄 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唐 殷寅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宋 范成大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如何千万寿,不待九龄终。”《扫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梦帝锡九龄,不赐 管 蔡 ,是也。” 青鼠即灰鼠。《北史·室韦传》:“﹝ 室韦国 ﹞又西北数千里至 大室韦 ,径路险阻,言语不通。尤多貂及青鼠。”《辽史·食货志下》:“ 铁离 、 靺鞨 、 于厥 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胶鱼之皮……来易於 辽 者,道路襁属。” 元 张翥 《予京居廿稔始置灵椿坊》诗:“青鼠毛衣可御寒,秃衿空袖放身宽。” 妖星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等。《左传·昭公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晋书·惠帝纪》:“ 尉 氏雨血,妖星见于南方。”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 蔡州 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河水。” 戏剧旧时专指戏曲,后用为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的总称 希腊戏剧 何啻亦作“ 何翅 ”。犹何止,岂只。 唐 李山甫 《古石砚》诗:“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宋 叶适 《<黄子耕文集>序》:“不若刻二书 巾山 之上,使读之者识趣增长,后生及知古人源流,教思无穷,视今惠利何翅千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其氛焰所及,视 乾隆 时,何啻十倍!” 薨薨(1).象声词。众虫齐飞声。《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三:“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宋 梅尧臣 《聚蚊》诗:“薨薨勿久恃,会有东方白。” (2).象声词。亦用来摹拟其他各种声音,如填土声、雷声、鼓声、水声等。《诗·大雅·緜》:“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 建平 元年春正月……丁未,有白气著天,广处如一疋布,长十餘丈,西南行,薨薨如雷,一刻而止。” 唐 柳宗元 《晋问》:“其响之所应,则溃溃漰漰,汹汹薨薨。” 宋 苏轼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诗:“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圣君(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奸臣指弄权营私、残害忠良、不忠于君主的大臣 奸臣窃命。——《三国志·诸葛亮传》 那能方言。怎么样。 出处: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寄语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天公(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伎俩(1) 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2) 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 * 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只须仅仅须要(某个条件)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