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婆罗门引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姬翼 |
释义 | 婆罗门引原文古今扰扰,大都奔竞利名场。舟车仆马如狂。 到底功勋事业,分付梦黄粱。 甚刚求失鹿,不见亡羊。 且宜自防。 须着脚、水云乡。 截断从来去路,步步清凉。 本然自得,是千古圆明珠玉房。 真个事、谁肯承当。 诗词问答问:婆罗门引的作者是谁?答:姬翼 姬翼婆罗门引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古今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扰扰形容纷乱的样子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大都中国元朝(1271—1368)首都,即今北京,1272 年在营建中命名“大都”,意指天下最大都城 奔竞奔走竞争。多指对名利的追求。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我只去利名场往来奔竞,那里也有一日的安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名士者流……钻营奔竞无所不至。” 利名场追逐名利的场所。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若不是我参透玄机,则这利名场,风波海,虚躭了一世。” 舟车(1) 交通船只和车辆 舟车之利 (2) 长途旅行或旅途 舟车劳顿 仆马仆从与乘马。《后汉书·宋意传》:“婚姻之盛,过於本朝;僕马之众,充塞城郭。骄奢僭拟,宠禄隆过。”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贾人妻》:“文书有误,为主司驳放,资财荡尽,僕马丧失,穷悴颇甚。” 清 唐甄 《潜书·无助》:“夫僕马者,致远之资也。苟不惮劳,不耻后,虽无僕马之助,终亦必至焉。为学无朋,亦若是矣。” 到底(1) 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你到底去不去?! (2) 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经过一番曲折,事情到底成功了 (3) 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到底是南方,四月就插秧了 到底是小孩,这些道理他还不大懂 你到底为什么不走进那间屋子 (4) 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贯彻到底 (5) 表示感叹的语气 到底还是女人心细 功勋功绩。尤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建立功勋 功勋卓著 事业(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分付(1).分别付与。《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三国志·魏志·鲜卑传》:“ 比能 众逐彊盛,控弦十餘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寳箭两百隻,分付与二大臣。” (2).交给。 唐 白居易 《题文集柜》诗:“身是 邓伯道 ,世无 王仲宣 ;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宣和遗事》前集:“故 尧王 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华山 出家去也。” (3).付托;寄意。 宋 毛滂 《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 杨恢 《祝英台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覊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4).嘱咐;命令。 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謫仙。”《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説话。’”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 嘉定 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5).指交代;讲明。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6).表示;流露。 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浅顰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7).处置;发落。 宋 石孝友 《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 戚汉老 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黄粱(1).粟米名。即黄小米。《楚辞·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黄粱出 蜀 、 汉 , 商 、 浙 閒亦种之,香美逾於诸粱,号为竹根黄。”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寇宗奭 曰:“黄粱白粱,西 洛 农家多种,为饭尤佳,餘用不甚相宜。” (2).同“ 黄粱梦 ”。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陈媿斋 师召 在 南京 ,尝有梦中诗寄予,予戏答之曰:‘举世空惊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粱。凭君莫向痴人説,説向痴人梦转长。’” 明 张煌言 《卜天种昼寝戏成》诗:“新秋萧颯北窗凉,一枕 羲皇 梦亦长。试问 漆园 蝴蝶影,可曾逆旅闹黄粱。” 毛 *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失鹿失去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也。”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君咨见寄》诗:“中原未失鹿,东海方横鲸。” 清 石为崧 《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诗:“荆榛曾记从龙日,鼙鼓还传失鹿年。”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亡羊(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伤时。” (2).《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因以“亡羊”喻步入歧途而一无成就。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盦舍人》之四:“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3).比喻丧失某种事物。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亡羊往事嗟何补,歷鹿孤踪感易生。” 梁启超 《立 * 体与政治道德》:“国会之召集,期限有定,闭会中凟职之举,俟下次开会而始图匡正,势已等於亡羊,而貽国家以不可復之损失者抑既多矣。”参见“ 亡羊补牢 ”。 须着必须。《朱子全书》卷三:“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则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废。” 水云乡水云弥漫,风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隐者游居之地。 宋 苏轼 《南歌子·别润守许仲途》词:“一时分散水云乡,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 傅榦 注:“ 江 南地卑湿而多沮泽,故谓之水云乡。” 宋 陆游 《秋夜遣怀》诗:“六年归卧水云乡,本自无闲可得忙。” 胡怀琛 《为汤磷石题鸳湖垂钓图》诗:“超然絶尘想,寄怀水云乡。” 截断(1) 切断 高温的火焰能截断钢板 (2) 打断;拦住 电话铃声截断了他的话 (3) 隔断 来去(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步步一步一步;每步。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唐 李商隐 《南朝》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望丹闕,步步泪,满衣襟。”《花月痕》第七回:“偶然扑蝶粉墙东,步步纤痕印落红。”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步步后退,毫无原则,什么都答应。” 清凉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本然(1).本当如此。《商君书·画策》:“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 (2).指本当如此之性。 清 戴震 《原善上》:“言乎自然之谓顺,言乎必然之谓常,言乎本然之谓德。” (3).犹天然,天赋。《朱子语类》卷六五:“既成箇物事,便如此齐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圣人手画出来。”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羣……浊秽有所不能污,险难有所不能乱,本然之气无适而不在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一》:“然则气效於习,以生化乎质,而与性为体,故可言气质中之性;而非本然之性以外,别有一气质之性也。” 章炳麟 《四惑论》:“或有言本然者,与自然同趣而异其名。” (4).犹言本来面目。 宋 王回 《<古列女传>目录序》:“ 刘向 所叙《列女传》凡八篇,事具《汉书》 向 列传。而《隋书》及《崇文总目》皆称 向 《列女传》十五篇,而益以 陈婴 母及 东汉 以来凡十六事,非 向 书本然也。” 明 朱之瑜 《答奥村庸礼问》:“譬之鑑然,时时磨莹,光烛鬚眉;委之泥涂,昏翳如铁,如瓦砾,不辨形貌,是岂鑑之本然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对於 裴伦 ,仅摹外状,迨放浪之生涯毕,乃骤返其本然。” (5).犹本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多少风尘能自拔,淤泥本然出青莲。”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故曰《春秋》正名,盖独正其本然之定名耳。”《歧路灯》第八五回:“夫妇之际,本然看得是乌合之侣,一旦有变,如何不生螽起之像?” 许地山 《空山灵语·香》:“因为你一爱,便成为你底嗜好;那香在你的闻觉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自得自觉得意、开心 意气扬扬,甚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千古(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明珠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玉房(1).玉饰的房屋。多指神仙的居处。《汉书·礼乐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明 何景明 《画鹤赋》:“疑照景於金阁,讶栖霞於玉房。” (2).指华丽的房屋。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陈法服於帷座,陪窈窕於玉房。” 唐 李端 《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宋 杨万里 《行路难》诗:“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 (3).美称花的子房。 唐 沉佺期 《题椰子树》诗:“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 唐 白居易 《牡丹芳》诗:“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蕋绽红玉房。”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玉房金蘂,宜在玉人纤手里。” (4).特指莲房。 宋 杨万里 《食莲子》诗:“白玉蜂儿緑玉房,蜂房未绽已闻香。” (5).道教语。称心。《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玉房之中神门户。” 务成子 注:“玉房,一名洞房,一名紫房,一名絳宫,一名明堂,玉华之下金匱乡,神明门户,一之所从者哉。” 真个〈方〉∶的确;真的 他真个生气了 谁肯哪里会。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丑白]不游赏,只怕消瘦了你。[贴唱]把花貌,谁肯因春消瘦?”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只道 刘三 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 汉高祖 。” 承当担当;承担 承当责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