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孟郊 |
释义 |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原文古树少枝叶,真僧亦相依。山木自曲直,道人无是非。 手持维摩偈,心向居士归。 空景忽开霁,雪花犹在衣。 洗然水溪昼,寒物生光辉。 诗词问答问: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孟郊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380-40 参考注释枝叶(1) 枝条和树叶 那棵大树枝叶茂盛 (2) 比喻琐碎的言辞或情节 (3) 子孙 (4) 喻同宗旁支 强本干,弱枝叶 真僧戒律精严的和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慎勿以荤羶噉我,及七岁,放我出家为真僧以毕前经。” 元 无名氏 《度柳翠》楔子:“谁是真僧?谁是滥僧?” 相依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为命 山木(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曲直弯曲和平直,比喻是非 争曲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曲直不分 道人(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无是非没有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列子·仲尼》:“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 唐 赵嘏 《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诗:“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左传精舍志>后》:“《左传精舍誌》、《武城家乘》、《建立伏氏博士始末》,是三书者,皆所谓无是非之心者也。” 维摩(1). 维摩诘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维摩 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 苏轼 《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 维摩 境界。”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 (2).即《维摩诘经》。通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本。共十四品。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居士(1)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开霁阴天放晴 俄复开霁。——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雪花空中飘落的雪,多呈六角形,象花 洗然(1).肃敬貌。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子乃洗然,变色易容,慨焉嘆曰:‘道固不同。’”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行者翼然,如瞻太极之题;止者洗然,如闻广室之论。” (2).安适貌。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吾子洗然,恬淡自逸。” 唐 杜甫 《营屋》诗:“洗然顺所适,此足代加餐。” 宋 苏辙 《<历代论>引》:“﹝予﹞卜居 潁川 ,身世相忘,俯仰六年,洗然无所用心。” (3).明朗貌;清晰貌。 唐 孟郊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诗:“空景忽开霽,雪花犹在衣。洗然水溪昼,寒物生光辉。”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故为物怪之所中者,见之莫不洗然,欲盖其事,目击可数也。”《新唐书·张嘉贞传》:“ 循宪 召见,咨以事。 嘉贞 条析理分,莫不洗然。” 光辉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