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念奴娇(上元)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庭珪 |
释义 | 念奴娇(上元)原文少年时节,见皇州灯火,衣冠朝市。天汉桥边瞻凤辇,帘幕千家垂地。 人似神仙,身游佛国,谪堕红尘里。 如今憔悴,渐无往岁欢味。 此夜帝里喧传,太平祥瑞,有街头人醉。 更值端门新又起,楼阙千兵严卫。 朝野多欢,边庭初静,歌舞方腾沸。 良宵好景,异时多少遗事。 诗词问答问:念奴娇(上元)的作者是谁?答:王庭珪 王庭珪念奴娇(上元)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少年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时节(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皇州帝都;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二:“繁霜飞玉闥,爱景丽皇州。” 唐 岑参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鸡鸣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阑。”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低拂往来冠盖,朦朧春色满皇州。”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鶯花三月盛皇州,锦帆随波出御沟。”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二八:“崇臺高拱壮皇州,龙眼南窥旺气收。” 灯火泛指亮着的灯烛 衣冠(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朝市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1).朝廷和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 、 周室 ,天下之朝市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黄省曾 注:“《周礼·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所谓朝市以共之也。” (2).泛指名利之场。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 宋 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元 刘时可 《春日田园杂兴》诗:“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閭游。”《封神演义》第 * 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指朝廷。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銓衡选举,非復曩者之亲。” 王利器 集解:“朝市,犹言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4).泛指尘世。 唐 张祜 《金山寺》诗:“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宋 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明 何景明 《宿淇公方丈》诗:“明朝又朝市,回忆碧山岑。” 天汉(1) (2) 书面语称银河 (3) 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公元前100——前97)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凤辇(1).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乘翠凤之輦而来。”后用“凤輦”称仙人的车乘。 隋炀帝 《步虚词》诗:“翠霞乘凤輦,碧雾翼龙舆。”《旧唐书·音乐志四》:“﹝《送神》﹞车移凤輦,斾转红旗。” (2).皇帝的车驾。 唐 沉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虹旗縈秀木,凤輦拂疏筇。”《宋史·舆服志一》:“凤輦,赤质,顶轮下有二柱,緋罗轮衣,络带、门帘皆绣云凤。顶有金凤一,两壁刻画龟文、金凤翅。” 清 孙枝蔚 《题梨园图》诗:“ 渔阳 尘起昼昏黑,凤輦西行诸将力。” (3).华贵的车驾。 唐 谢偃 《尘赋》:“蒙凤輦於铜衢,翳龙媒於金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凤輦时经,蜗居乏款,敢问姐姐,何由落籍,遽尔洗妆。” 帘幕遮蔽门窗用的大块帷幕 拉开帘幕,旭日当窗 神仙(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佛国(1).佛所生之地,指 天竺 ,即古 印度 。《维摩经略疏》卷一:“言佛国者,佛所居域,故名佛国。” 宋 陆游 《掩户》诗:“ 泰山 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2).指寺院。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一:“佛国三秋别,云臺五色连。” 清 方文 《麻城访稿木大师》诗:“普天披髮奈渠何,我党逃名佛国多。” 谪堕犹谪降。 唐 陆龟蒙 《白芙蓉》诗:“似説 玉皇 亲謫堕,至今犹着水霜袍。” 宋 苏辙 《王君贶宣徽挽词》之二:“謫堕神仙侣,飞翔鸞凤姿。”参见“ 謫降 ”。 红尘(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如今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憔悴(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往岁往年 往岁多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帝里犹言帝都,京都。《晋书·王导传》:“ 建康 ,古之 金陵 ,旧为帝里,又 孙仲谋 、 刘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药 《赋得魏都》诗:“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严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云紫气,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诗之一:“忽承帝里来知己,传道臣名达圣人。” 喧传犹哄传;盛传。 唐 张仲素 《贺获刘闢表》:“万里喧传,兆人鼓舞。” 宋 周邦彦 《诉衷情》词:“喧传京国声价,年少最无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次日,喧传某家少年遇鬼中恶。” 郁达夫 《采石矶》:“不多几日,这一首 太白楼 会宴的名诗,就喧传在 长江 两岸的士女的口上了。” 太平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祥瑞吉利的征兆 诈称天落祥瑞,池水成醇,树叶藏浆。——《杨家将演义》 街头(1) (2) 在街上生活或工作的 街头流浪儿 (3) 在街头演出或听到的 街头乐队 端门(1).宫殿的正南门。《史记·吕太后本纪》:“ 代王 即夕入 未央宫 ,有謁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副之端门。”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於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 宋 晁冲之 《上林春慢》词:“鹤降詔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前汉书平话》卷下:“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 (2).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后汉书·李固传》:“加近者月食既於端门之侧。” 李贤 注:“端门, 太微宫 南门也。”《晋书·天文志上》:“太微,天子庭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 楼阙泛指楼阁宫殿。《史记·苏秦列传》:“前有楼闕轩辕,后有长姣美人。”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方士 ﹞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闕,西厢下有洞户,东嚮,闔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 宋 道潜 《次韵姜伯辉朝奉九曲池》:“当时楼闕已桑麻,陈迹何须置齿牙。” 胡汉民 《题孝鲁夫人贺翘华莱茵河画》诗:“百战山河史最夸,几多楼闕水明霞。” 兵严谓兵士整装待发。《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復敕兵严,欲向 青 徐 。” 朝野朝廷和民间,现指政府方面和非政府方面 边庭(1) 边境地区的政府 (2) ∶边疆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歌舞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腾沸(1).水翻腾涌出貌。 唐 李德裕 《灵泉赋》:“凡别墅五六,皆谓之平泉,实发源于此。观其涌不腾沸,淡然冽清,冬温夏寒,明媚可鑑。”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水》:“言瀑布者颠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瀼腾沸,喷溅漂流。” (2).指液体在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上下翻腾,产生气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叟奔入,则酒沸火腾……持向 安 曰:‘贪此生涯(扎紫姑)致酒腾沸。’” (3).形容情绪十分激动。 清 谭嗣同 《致刘淞英书》:“不得已而强之,则血涌筋粗,百脉腾沸,岌乎无以为继。”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的母亲含着无限的悲哀,使他冷得毛骨悚然,而一转眼间,又觉得热血在全身中忽然腾沸。” (4).比喻兴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世歷二 汉 ,朱紫腾沸,芟夷譎诡,糅其雕蔚。” (5).形容人声喧腾。《旧唐书·卢杞传》:“臣昨者沥肝上闻,冒死不恐,冀迴宸睠,用快羣情,至今拳拳,未奉圣旨,物议腾沸,行路惊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 许地山 《公理战胜》:“我们底声音常是沦没在腾沸的人海里。” (6).形容动荡不宁。《后汉书·荀彧传》:“自迁帝 西京 , 山 东腾沸。” 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异时(1).不同时候。《墨子·经上》:“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路 者 颜回 父,父子尝各异时事 孔子 。” 晋 孙绰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 、 向秀 雅尚 庄 老 ;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絳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2).往时;从前。《史记·平準书》:“异时算軺车、贾人緡钱皆有差。” 司马贞 索隐:“异时,犹昔时也。”《新唐书·于頔传》:“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廞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前代悬购遗书,咸著条目: 隋 有闕书録, 唐 有访书録, 宋 有求书録。异时人主留意若此。” 章炳麟 《訄书·订孔》:“异时 老 墨 诸公,不降志於删定六艺,而 孔氏 擅其威。” (3).以后;他时。《史记·苏秦列传论》:“然世言 苏秦 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 苏秦 。” 宋 陆游 《跋<西崑酬唱集>》:“记之为异时一笑。” 清 姚莹 《与陆次山论文书》:“异时集成付刻,或即以此书列其首,亦无不可者。” 多少(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遗事前辈或前人留下来的事业 于其遗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