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减字木兰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之仪 |
释义 | 减字木兰花原文莫非魔境。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诗词问答问:减字木兰花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仪 李之仪减字木兰花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莫非(1)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你不赞成?你莫非不为全社着想? (2) ——表示疑惑不定的推测语气,相当于“别不是” 莫非这事就是他们干的? 魔境(1).恶魔所统治的境界。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心居魔境,为魔所迷,意附邪途,受邪易性。” (2).指迷人的境界。 清 姚燮 《青玉案·蒋剑人填词图》词:“春灯芍药,晓风杨柳,魔境时时有。” 中间(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独醒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嘆。” 一叶(1).一片叶子。《列子·说符》:“ 宋 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 列子 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 唐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牀。” 元 耶律楚材 《乞茶诗》之三:“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叶碾新芽。”参见“ 一叶知秋 ”。 (2).比喻小船。 唐 司空图 《自河西归山诗》之一:“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一叶南浮去似飞, 楚 乡云水本无依。” 宋 苏轼 《赠邵道士》诗:“相将乘一叶,夜下 苍梧 滩。” 明 宋濂 《龙眠居士画十八应真相赞》:“未入水时,一叶已渡。” (3).一页。 太半超过半数以上 死者太半。——《资治通鉴》 依前照旧;仍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尤忌捋心”原注:“捋心则科茹不长,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不能别立规模,依前还请攻讨。” 宋 张先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词:“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娘復翻身转又上楼去,依前倒在牀上。”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虚过白白地度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三:“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宋 黄庭坚 《望远行》词:“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 斜川(1).古地名。在 江西省 星子 、 都昌 二县县境。濒 鄱阳湖 ,风景秀丽, 晋 陶潜 曾游于此,作《游斜川》诗并序。 宋 张炎 《风入松·岫云》词:“记得 晋 人归去,御风飞过 斜川 。” 宋 刘过 《行香子·山水扇面》词:“何人村墅,若个林泉。恰似 欹湖 ,似 枋口 ,似 斜川 。” (2).古地名。泛指游览胜地。 宋 张炎 《高阳台·西湖春感》词:“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3).古地名。在 河南省 郏县 境, 宋 苏轼 子 苏过 的居所名。 苏过 移家 颍昌 ,营湖 * 竹数亩,名为 小斜川 ,自号 斜川居士 ,并名其所著曰《斜川集》。 得意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