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金莲堂 俗惜黄花藏头 拆起各字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哲 |
释义 | 原文家自悟。今观睹。 扶风安手脚,未知门户。 鬼作乖疏,下如何做。 人来、金相觑。 里为谁主。 风语汝。 还婴儿复,宝瓶牢固。 圣说因缘,系能结慕。 真洪登云路。 诗词问答问:《金莲堂 俗惜黄花藏头 拆起各字》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观睹见“ 观覩 ”。 扶风(1).疾风。《淮南子·览冥训》:“降扶风,杂冻雨。” 高诱 注:“扶风,疾风也。” (2).古郡名。旧为三辅之地,多豪迈之士。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 扶风 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后以代称慷慨豪迈之士。 清 孙枝蔚 《吕生招饮城南酒家》诗:“愿得美酒如兰陵,愿得主人胜 扶风 。” (3).指悲壮激昂之作。 南朝 陈 沉炯 《望郢州城》诗:“空忆《扶风》咏,谁见 峴山 传。”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凄清横吹曲,慷慨《扶风》词。” 手脚(1) 指举动、动作 慌了手脚 (2) 为了某种目的而暗中进行的活动 做了手脚 (3) 四肢 手脚冰凉 (4) 指拳脚;武艺 教那厮看洒家手脚 (5) 工序;手续 这是一道手脚,不要以后再来搞运动解决这个事情。—— *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门户(1) 房屋的出入口 门户开放 填塞门户。——《聊斋志异·促织》 门户千万。——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派别,宗派 门户之见 (3) 门第 门户相当 (4) 家;人家 兄弟分居,自立门户 鬼作犹鬼工。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 元韶 娶 魏孝文帝 后, 魏 室奇寳多随后入 韶 家。有二玉鉢相盛,可转而不可出;玛瑙榼容三升,玉缝之:皆西域鬼作也。鬼作,既世所谓鬼工。” 乖疏亦作“ 乖疎 ”。1.疏远。 唐 白居易 《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紫衫朝士白髯翁,与俗乖疎与道通。” (2).孤僻。 唐 司空图 《争名》诗:“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疎还有正人知。”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出来的越顽愚,忒乖疎。” (3).差错疏漏。《旧唐书·杜佑传》:“图籍实多,事目非少,将事功毕,罔愧乖疏。”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八:“ 泳 乃自陈乖疎,公亦逊谢,恕其不相识也。” 郭沫若 《<管子集校>引用校释书目提要》:“ 张佩纶 《管子学》……喜谈古韵而乖疏,好立异説而滋蔓。”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相觑对看;互相看见。 宋 毛滂 《惜分飞》词:“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莲教》:“众相覷,莫知所为。”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八回:“人常说:‘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 风语(1).谓风发出声音,如人说话。 元 黄溍 《重登云黄山》诗:“林辉宝灯烧,风语金鐸撼。” (2).虚浮不实的话。 汉 焦赣 《易林·咸之颐》:“华言风语,自相詿误。”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纷纷礼法言如雨,风语华言相詿误。” 婴儿(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宝瓶佛教语。尊称盛佛具法具之瓶器。有花瓶、水瓶等数种。《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长者遣婢持满瓶金摩尼珠盖,助王家供养众僧。告言可信,汝持此物,贡上王家。婢闻是语,欢喜踊跃,持宝瓶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承露金盘三十重。”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宝瓶宵注,则雨露随轩;玉柄朝撝,则风霜满席。”《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当下乐止朝散,那二十四个驮宝瓶的象,不牵自走。” 牢固坚固,结实 地基很牢固 一栋结构牢固的楼房 因缘(1) 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 (2) 缘分 他俩真有因缘 云路(1).云间,天上。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烟崖憇古石,云路排征鸟。” 唐 王勃 《驯鸢赋》:“质虽滞於城闕,策已成於云路。”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多谢神明救妾身。若非云路金戈现,怎免 崑冈 玉石焚。” 清 谭嗣同 《述怀》诗:“瀏瀏飘天风,云路将翔翱。” (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神娱展,辰斾回。洞云路,拂琁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 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还,不获同阶云路。”《云笈七籤》卷九九:“飘飘上云路,黯黯入长宵。”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他此夕把云路凤车乘,银汉鹊桥平。” (3).高山上的路径。 唐 卢照邻 《赠益府裴录事》诗:“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唐 储光羲 《游茅山》诗之二:“巾车入云路,理棹瑶溪行。” 明 黎民表 《同邝别驾蔡山人登九成台》诗:“烽尘正属谈兵日,云路谁为出世心。” (4).指遥远的路程。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军行》:“鴈塞秋声远,龙沙云路迷。” 唐 钱起 《登复州南楼》诗:“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 元 李子中 《赏花时·怨别》套曲:“一自 阳臺 云路杳,玉簪折难觅鸞胶。” (5).比喻仕途,高位。《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冲灵翼於云路,浴天池以濯鳞。”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满辞阁》:“臣所居职限满,今便收迹,金闺云路,从兹自远。”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