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坐夏僧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项斯 |
释义 | 寄坐夏僧原文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多因束带热,更忆剃头凉。 苔色侵经架,松阴到簟床。 还应炼诗句,借卧石池傍。 诗词问答问:寄坐夏僧的作者是谁?答:项斯 项斯寄坐夏僧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54-31 参考注释夏日(1) 夏天 夏日葛衣。——《韩非子·五蠹》 (2) 夏季的太阳 夏日炎炎似火烧 偏长一方面的特长。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或驳杂纠纷,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 律堂僧徒坐禅修戒的佛堂。 唐 项斯 《寄坐夏僧》诗:“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束带(1) 腰带一类的带子 (2) 指整饰衣冠 束带立于朝 剃头剃去头发 经架古代织机的主要部件。 阴到方言。偷偷地。《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他们的姐姐也经常受虐待,吃饭连海椒也不准吃,怕吃了海椒饭量增加。有时阴到吃点,看见老头子来了,就得赶紧把海椒藏起。” 诗句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