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寿吴宰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商叟 |
释义 | 寿吴宰原文清规三尺信持平,何独声华百里称。易俗移风乃余事,抑强扶弱见真能。 翩翩气岸真冲斗。 湛湛心台清映冰。 为问回资封寿母,不知今昔几人曾。 诗词问答问:寿吴宰的作者是谁?答:李商叟 李商叟寿吴宰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清规佛教中僧尼必须遵守的戒规 三尺(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持平保持在同等水平上 按照新办法测算,职工今年可得奖金额大体和去年持平 何独犹何谁,谁人。独,犹孰。 明 李东阳 《题徐都宪椒园》诗:“人家何独无此堂,岂有乔木参天长?” 明 李东阳 《和王直古》:“俯仰天地间,何独无父子?” 声华美好的名声;声誉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唐· 白居易《晏坐闲吟》 百里(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易俗移风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下·梓潼士女》:“其高者,则 严君 味道,易俗移风。”《南史·儒林传序》:“时 荀顗 、 挚虞 之徒,虽议创制,未有能易俗移风者也。”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有以见我后易俗移风,敦天下之大本者也。”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惟兹新戏,最洽人情,易俗移风,於是焉在。”参见“ 移风易俗 ”。 余事(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抑强扶弱谓压制 * ,扶助弱小。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本事》:“ 勾践 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於是 勾践 抑彊扶弱,絶恶反之於善。”《三国志·魏志·王修传》:“为治,抑彊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亦作“ 抑强扶弱 ”。 明 刘基 《忧怀》诗:“抑强扶弱须天讨,可恠无人借箸筹。”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三章第一节:“其族姪 嘉益 ,秉心强直,最喜抑强扶弱。” 真能真正的才能。《列子·仲尼》:“知而忘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 翩翩(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气岸气概;意气。《梁书·张充传》:“气岸疏凝,情涂狷隔。”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瞿蜕园 校注:“气岸,指意气言。” 明 宋濂 《张府君墓志铭》:“气岸孤鶱,不同一世侧媚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俊 ﹞家道富厚,气岸凌人,专一放债取利,行兇剥民。” 冲斗晋 司空 张华 ,望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问之道术家 雷焕 。 焕 谓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当在 豫章丰城 间。因补 焕 为 丰城 令,掘地果得龙泉、太阿两宝剑。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衝斗”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有气还衝斗,无时会凿坏。” 唐 刘禹锡 《望赋》:“谅衝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 宋 王禹偁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诗:“是何 屈子 不知己,衝斗太阿教补履。” 湛湛(1).露浓貌。《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毛 传:“湛湛,露茂盛貌。”《初学记》卷十三引 三国 魏 王肃 《宗庙颂》:“湛湛甘露,济济醴泉,或涌於地,或降於天。” 明 何景明 《甘露颂》:“湛湛瀼瀼,既涂既溽。” 清 孙枝蔚 《贫农夏日吟》:“露湛湛兮晨出,月高高兮夜归。” (2).深厚貌;浓重貌。《楚辞·九章·哀郢》:“忠湛湛而愿进兮,妬被离而鄣之。” 王逸 注:“湛湛,重厚貌。”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示诸生》诗:“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 宋 刘克庄 《贺新郎·九日》词:“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3).聚集貌。《楚辞·九辩》:“乘精气之摶摶兮,騖诸神之湛湛。” 朱熹 集注:“湛湛,厚集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胶輵以方驰。” 颜师古 注:“湛湛,积厚之貌。”《晋书·挚虞传》:“前湛湛而摄进兮,后僸僸而方驰。”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运天宫之法驾,啟天路之威神……湛湛奕奕,轔轔赫赫。” (4).水深貌。《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王逸 注:“湛湛,水貌。” 南朝 梁武帝 《逸民》诗之十一:“巖巖山高,湛湛水深。” 清 陈廷敬 《渡江见焦山有作怀林吉人》诗:“只有思君日夜心, 长江 湛湛东流水。” (5).清明澄澈貌。《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肃之 《水赞》:“湛湛涵渌,清澜澄濬。”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诗之三:“秋夜紫兰生,湛湛明月光。”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湛湛青天则俺识,三十六丈零七尺。” 明 无名氏 《华筵趣乐谈笑酒令·讥争坐席》:“诗曰:‘秋波湛湛甚分明,识书识宝识金银。’” 田汉 《关汉卿》第七场:“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6).深切貌。 唐 皇甫湜 《伤独孤赋》:“涕浪浪以相接兮,痛湛湛而不移。” 心台佛教语。指清净之心。以其洁净如明镜台,故称。语本《坛经·行由品》:“﹝ 神秀 ﹞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臺…… 慧能 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臺。” 唐 白居易 《赠草堂宗密上人》诗:“口藏宣传十二部,心臺照耀百千灯。” 寿母(1).祝母长寿。《诗·鲁颂·閟宫》:“ 鲁侯 燕喜,令妻寿母。” 郑玄 笺:“ 喜公 燕饮於内寝,则善其妻、寿其母,谓为之祝庆也。”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一家寿母红氍拜,最羡君家家庆图!” (2).使母长寿。 汉 焦赣 《易林·姤之无妄》:“《关雎》淑女,贤妃圣偶;宜家寿母,福禄长久。” (3).长寿的母亲;对老母的尊称。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归来堂上拜寿母,宾车塞破 甘泉坊 。”《宋史·乐志十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 明 刘基 《寿萱堂记》:“ 余君 丰于家而得寿母以养之。”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今昔现在和过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对比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