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调笑令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王建 |
释义 | 调笑令原文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诗词问答问:调笑令的作者是谁?答:王建 王建调笑令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胡蝶(1).亦作“ 胡蜨 ”。同“ 蝴蝶 ”。昆虫名。《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 陈思 之文,羣才之俊也,而《武帝誄》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浮轻有似於胡蝶,永蛰颇疑於昆虫,施之尊极,岂其当乎?” 唐 刘沧 《经古行宫》诗:“胡蝶翅翻残露滴,子规声尽野烟深。” 宋 苏轼 《作诗寄王晋卿》:“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胡蜨作团飞。” (2).蜻蜓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一本作“ 蝴蝶 ”,并同。 金枝玉叶旧指皇族子孙,也比喻出身高贵的或娇弱的女子 前对敌手,对手。《宋书·武帝纪中》:“爰初发跡,则奇謨冠古,电击强妖,则锋无前对。”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百叶(1).牛羊的重瓣胃。《周礼·天官·醢人》“脾析”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脾析,牛百叶也。”《仪礼·既夕礼》“脾析”汉 郑玄 注:“脾析,百叶也。” 贾公彦 疏:“此用少牢,无牛,当是羊百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百叶曰膍。”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 广东 ﹞三州谓牛胃为胘纲,其下端曰百叶。” (2).犹百世。《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秦 ﹞自谓本枝百叶,永垂洪暉,岂寤二世而灭,社稷崩圮哉?” (3).指花重瓣,物体重迭。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文》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唐 李洞 《题晰上人贾岛诗卷》诗:“ 贾生 诗卷 惠休 装,西叶莲花万里香。” (4).历书。《宋史·宦者传三·阎文应》:“ 陈氏 女将进御, 士良 闻之,遽见 仁宗 , 仁宗 披百叶择日。”参见“ 百叶图 ”。 (5).见“ 百叶竹 ”。 (6).桃花的一种。 唐 韩愈 《题百叶桃花》诗:“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瓏。”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 张裕 《江南杂题》亦有‘红鲜百叶桃’之句。”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惟有两株红百叶,晚来犹得向人妍。” (7).亦作“ 百页 ”。豆制食品,形薄如纸。也称千张。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荷香 的娘端了三个碟子来,一碟豆腐干,一碟百叶,一碟油豆腐。”《抗日歌谣·大慰劳》:“猪肉鸡蛋山样高,百页动担挑。” 桃花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红树(1).盛开红花之树。 唐 王建 《调笑令》词:“红树,红树,燕语鶯啼日暮。” 宋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緑无涯。” (2).指经霜叶红之树,如枫树等。 唐 韦应物 《登楼》诗:“坐厌 淮南 守,秋山红树多。”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曲:“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 燕语莺啼(1).燕子、黄莺鸣叫。形容春天美景。 唐 王建 《调笑令》词:“红树,红树,燕语鶯啼日暮。” 宋 文天祥 《所怀》诗:“燕语鶯啼春又夏,灯花剔尽暗窗斜。”《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间壁园内,红稀緑暗,燕语鶯啼,游丝斜裊,榆荚乱坠。” (2).比喻年轻女子娇声谈笑。《孽海花》第三一回:“﹝ 陆兰芬 等﹞都花枝招展,姗姗其来。一时粉白黛緑,燕语鶯啼,顿把餐室客厅,化做碧城锦谷。” 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