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赠别张尧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晁补之 |
释义 | 赠别张尧询原文趣操几前辈,词章近古风。身名沉饮外,生事放言中。 鹄骛从龟吉,船车送鬼穷。 支离不征戍,高卧有奇功。 诗词问答问:赠别张尧询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晁补之赠别张尧询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趣操志趣情操。《庄子·秋水》:“知 尧 桀 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覩矣。” 成玄英 疏:“则天下万物情趣志操,可以见之矣。” 宋 葛胜仲 《读乐天<琵琶行>行》诗:“平生趣操号安恬,退亦恬然进不贪,何事 潯阳 恨迁謫,轻将清泪溼青衫!” 前辈(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词章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古风(1) 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也指质朴的生活作风 这个山村的人衣冠简朴,古风犹存 (2)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 身名(1).身体和名誉。《列子·说符》:“仁义使我身名并全。”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坟土未乾,而身名并灭。” (2).声誉;名望。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身名竟谁辩,图史终磨灭。”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倚得身名便慵墯,日高犹睡緑窗中。”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智识也长了,见闻也广了,学问也高了,身名是一日一日的进步了。” 生事(1) 制造麻烦;惹事非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水浒》第十四回 造谣生事 (2) 指生计;境遇 生事若何? 言中谓发生的情况不出所言。 沙汀 《闯关》十二:“这才叫不幸而言中,情况果然发展到了最坏的境地。” 送鬼祭送作祟的鬼怪。 元 欧阳玄 《睽车志·冤鬼》:“有巫送鬼,自持咒前行,令一童担羹饭。既行,童觉担渐重,至不能任。巫曰:‘此寃鬼,难送也。’” 李鉴堂 《俗语考原》:“送鬼,人病以为鬼所祟,具酒食祭之也。”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老婆婆暗地里同 振山 媳妇和 振海 媳妇取得协议,在星全的黑夜……到 汤河 畔的路上送鬼。” 支离(1) 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支离破碎 (2) 瘦弱;衰弱 不征不收税。《孟子·公孙丑下》:“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 ,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 韦昭 注:“征,税也。” 高卧(1)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2)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有奇还有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