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李绅 |
释义 | 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原文最深城郭在人烟,疑借壶中到梵天。岩树桂花开月殿,石楼风铎绕金仙。 地无尘染多灵草,室鉴真空有定泉。 应是法宫传觉路,使无烦恼见青莲。 诗词问答问: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的作者是谁?答:李绅 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481-32 参考注释城郭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人烟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梵天(1).佛经中称三界中的 * 初三重天为“梵天”。其中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多特指“大梵天”,亦泛指 * 诸天。《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巖赴火,捨是身已,当生梵天,长受快乐。”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嵩山竹林寺》:“知客曰:‘渠适往梵天赴斋,少顷归矣。’坐良久,望空中僧百餘,驾飞鹤,乘师了,或龙或凤,冉冉而下。”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特现 金粟 身,梵天纵游戏。”亦作“ 梵摩天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此乃天子无福,值我兵解时至,我应生梵摩天云。” (2).婆罗门教、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创造之神。《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 章炳麟 《无神论》:“主惟神者,以为有高等梵天;主惟物者,以为地水火风皆有极微。” 桂花亦作“ 桂华 ”。1.树名。即木犀,也指其所开的花。《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 颜师古 注:“此言都艮薜荔俱有芬芳,桂华之形窅窊也。” 唐 许浑 《送宋处士归山》诗:“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宋 梅尧臣 《和韩子华桂花》:“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明 王慎中 《访空同先生故宅》诗:“年年桂花发,人拟 子云 居。” (2).指月。 北周 庾信 《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唐 韩愈 《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宋 范成大 《好事近》词:“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开月下一个月的开始。 宋 朱熹 《答蔡季通书》:“不烦俟某下,去开月便可来。” 石楼(1).石牌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水南道侧有二石楼,相去六七丈,双跱齐竦,高可丈七八,柱圆围二丈有餘,石质青緑,光可以鉴。其上欒櫨承栱,雕簷四注,穷巧綺刻,妙絶人工。”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墓上石楼,盖即今石牌坊,又谓之牌楼。” (2).石筑的楼台。 唐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聊登石楼憩,下观潭中鱼。” 宋 梅尧臣 《石楼》诗:“山腰古石楼,杳蔼石梯上。” 风铎即风铃。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前对 多宝塔 ,风鐸鸣四端。” 宋 张耒 《宿柳子观音寺》诗:“夜久月高风鐸响,木鱼呼觉五更眠。”参见“ 风铃 ”。 金仙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恼,徘徊夜未眠,月中乘兴去,还拟问金仙。” 清 姚鼐 《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无尘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灵草(1).仙草,瑞草。《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李善 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灵草,海滨饶奇石。” 刘良 注:“灵草,芝草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2).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此指茶。 唐 皎然 《湛处士枸杞架歌》:“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此指枸杞。 唐 苏拯 《药草》诗:“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此指药草。 真空(1) (2) 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空间 真空封装罐 (3) 指没有气体或气体极少的空间 (4) 借指不存在某种事物的领域 军事力量真空 应是(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法宫宫室的正殿,古代帝王处理政事之处。《汉书·晁错传》:“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法宫,路寝正殿也。”《汉书·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 唐 颜师古 注:“法坐,正坐也,听朝之处,犹言法宫、法驾也。”宫,一本作“ 官 ”。 唐 李商隐 《韩碑》诗:“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清 钱谦益 《四川雅州 * 知县刘尔宗授文林郎制》:“朕虽在明堂法宫之中, 黎 风 雅 雨夷獠杂处之民,未尝不食坐见之也。” 觉路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闢,理絶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跡晦名言之表。”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你只会啟他人觉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 烦恼(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青莲(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