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郑刚中 |
释义 | 原文昏昏日影有还无,谩诞春风势力粗。品物固知春用意,细民其奈米如珠。 未相秦越尝忧国,不再皋夔愧服儒。 骨髓有奇深自负,缄封无路荐区区。 诗词问答问:《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的作者是谁?答:郑刚中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昏昏(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日影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 谩诞浮夸虚妄。《韩诗外传》卷九:“谩诞者,趋祸之路也。”《周礼·秋官·禁暴氏》“禁暴氏掌禁庶民之乱暴力正者” 汉 郑玄 注:“民之好为侵陵、称诈、谩诞,此三者亦刑所禁也。” 贾公彦 疏:“谩诞,谓浮谩虚诞也。” 汉 焦赣 《易林·遯之中孚》:“市空无虎,谩诞妄语。”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势力(1).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汉书·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於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南史·谢庄传》:“﹝ 庄 ﹞ 大明 元年,起为都官尚书。上时亲览朝政,虑权移臣下,以吏部尚书选举所由,欲轻其势力。” 宋 苏轼 《书蒲永昇画后》:“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 永昇 輒嘻笑捨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 老舍 《茶馆》第二幕:“一改 民国 呀,他还有钱,可没了势力,所以侄子们敢欺负他。” (2).泛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北史·毛脩之传》:“ 亮 既剧 蜀 ,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 蜀 人,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 宋 李纲 《与吕相公书》:“夜遣兵将渡江,晨扣巢穴,贼众初犹抗拒,既知势力不敌,遂束手自归。” 柳青 《铜墙铁壁》第九章:“要不是三十六师留在上头保 榆林 ,就是看见野战军的势力大,缩回去了。” (3).方言。犹派头,架子。 段荃法 《凌红蝶》:“那牛因为不渴,只用舌头舔了舔水,就抬起了头。 凤紫 斜一眼 红蝶 骂道:‘这畜生,坐坐月子,连水也不喝了,势力不小!’” (4).犹势利。《白雪遗音·玉蜻蜓·露像》:“想你们出家人,无非一味的势力,倘有现任乡绅到此游,你们就笑脸相迎礼数周。”参见“ 势利 ”。 品物(1).犹万物。《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惟清惟敏,品物以熙。”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釐革》:“宜革前弊,庶上下交泰,品物咸通。”《宋史·乐志七》:“阳和啟蛰,品物皆春。” 明 宋濂 《松风阁记》:“天机一动,随品物以流形。” (2).指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各种神物。《国语·楚语下》:“天子徧祀羣神品物。” 韦昭 注:“品物,谓若八蜡所祭猫虎昆虫之类。” (3).指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各种肴馔。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品物互徵古事》:“ 房璘 至人家,凡閲四筵,摘其品物,互徵古事,一一切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俄倾,罗酒浆,品物精洁。” (4).物品,东西。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冰川纪秀》:“凡中国画或水彩画里所用得着的各种点景的品物,都已经齐备了。” 用意居心,动机或意图 你这么说是什么用意 细民小民;老百姓 其奈亦作“ 其那 ”。怎奈;无奈。 唐 刘禹锡 《遥和韩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诗:“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虚逢好阳艳,其那苦昏懜。” 宋 杨万里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明 刘基 《移梅亭》诗:“月凉夜色清如水,其那楼头玉笛哀。” 越尝见“ 越裳 ”。 忧国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不再(1) 放弃;停止进行 不再反对…协议 (2) 结束;停止;终止;放弃 我决定不再想你 皋夔亦作“皐夔”。 皋陶 和 夔 的并称。传说 皋陶 是 虞舜 时刑官, 夔 是 虞舜 时乐官。后常借指贤臣。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贵接 皐 夔 步,深窥龙凤姿。” 元 耶律楚材 《用曹桢韵》:“收拾琴书我归去,朝庭人物有 皋 夔 。”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老太师,数十载鞠躬尽瘁,朱颜緑鬢,不愧我的 皋 夔 。” 愧服(1).惭愧而心服。《新唐书·郑元璹传》:“ 元璹 随语折让,无所屈,徐乃数其背约, 突厥 愧服。”《宋史·程之邵传》:“使者愧服,辟 之邵 为属,听其所为。” 明 宋濂 《方愚庵墓版文》:“佐贰始虽倨慢,先生委诚待之,卒自愧服。” (2).谓对人佩服,自愧不如。《新唐书·尉迟敬德传》:“帝尝问:‘夺矟与避矟孰难?’对曰:‘夺矟难。’试使与 齐王 戏,少选,王三失矟,遂大愧服。” 骨髓(1) 一种软而富含各种血细胞的结缔组织,占据大多数骨的骨髓腔和网眼部分 (2) 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清· 黄宗羲《原君》 有奇还有零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自负(1) 自以为了不起 (2) 自己负责 (3) 相信自己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缄封(1).封闭;封口。《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 上官桀 谋反时, 广汉 部索,其殿中庐有索长数尺可以缚人者数千枚,满一篋缄封。”《旧唐书·牛仙客传》:“ 仙客 既居相位,独善其身,唯诺而已。所有锡賚,皆缄封不启。”《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黄六媖 ﹞乃将白金百两,新衣数套,亲笔作书,缄封停当,差老家人 王安 賚去,迎接丈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追写真》:“生乃开户,引视之,灯烛荧然,丹青纵横,笔落地上,而纸仍缄封未启。” (2).指书信。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宋 苏轼 《谢孙舍人启》:“不遗衰朽,过辱缄封,永敦为好之怀,深负难酬之作。” 区区(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诗文赏析【原题】: 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而作是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