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将大璞赴扬州司户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汝回 |
释义 | 送将大璞赴扬州司户原文维扬幕府最风流,何掾梅开蒋掾游。新籍楚民今几户,旧年随帝此停舟。 慈样就养惟愁雪,元帅崇诗不畏秋。 壕阔城高岂忘战,平山堂北是神州。 诗词问答问:送将大璞赴扬州司户的作者是谁?答:赵汝回 赵汝回送将大璞赴扬州司户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维扬扬州 的别称。《书·禹贡》:“ 淮 海惟 扬州 。”惟,通“ 维 ”。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淮 海 维扬 ,三千餘里。”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见 楚 甸,天际望 维扬 。” 明 李东阳 《九日渡江》诗:“直过 真州 更东下,夜深灯火宿 维扬 。”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信哉繁丽推 维扬 ,肯让他邦夸绣错。” 幕府(1) 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 风流(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旧年农历新年 他们过旧年更热闹 就养(1).侍奉父母。《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 孙希旦 集解:“就养者,近就而奉养之也。” 唐 杨炯 《昭武校尉曹通神道碑》:“就养之方,兼申爱敬;慎终之道,不忘哀戚。” (2).指侍奉祖父母。 宋 王安石 《上相府书》:“某少失先人,今大母春秋高,宜就养於家之日久矣。” (3).接受奉养。 宋 苏轼 《刘夫人墓志铭》:“夫人既老,二子 涓 澥 ,更守 寿春 。已而 涓 守 襄阳 , 澥 復按本道刑狱,夫人皆就养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太夫人 晋江 黄氏 就养官斋,棖触旧事。” 元帅(1) 高于将官的军衔名 (2) 中国古代率领全部军队的首领 山堂(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神州(1)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地 (2) 指京城 春风杨柳万子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 * 《送瘟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