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巫山一段云 白岳晴云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李齐贤 |
释义 | 巫山一段云 白岳晴云原文晓过青郊驿,春游白岳山。提壶劝酒语关关。 一听一开颜。 村舍疏林外,田畦乱水间。 郊原雨足信风还。 羡杀岭云间。 诗词问答问:巫山一段云 白岳晴云的作者是谁?答:李齐贤 李齐贤巫山一段云 白岳晴云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郊驿古代国都郊外迎候、款接宾客的处所。 唐 李百药 《笙赋》:“命郊驛以迎宾,烂华茵而促膝。” 春游(1) (2) 春天到郊外游玩 (3) 指帝王春天出巡 岳山(1).山名。即 狄山 。《山海经·大荒南经》:“帝 尧 、帝 嚳 、帝 舜 葬于 岳山 。” 郭璞 注:“ 岳山 ,即 狄山 也。”《史记·封禅书》:“自 华 以西,名山七……曰 华山 , 薄山 。 薄山 者, 衰山 也。 岳山 , 岐山 , 吴岳 , 鸿冢 , 瀆山 。” (2).乐器部件名。琴额用以架弦的横木。参阅《律吕正义后编·乐器考·琴》。 提壶鹈鹕 劝酒劝人喝酒 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语本《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綺丛间。”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语关关枝上流鶯囀。” 一听(1).一一倾听。《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陈奇猷 集释:“《内储説上篇》‘一听’节: 齐湣王 听竽,好一一听之。是一听,即一一听之。一一听之者,谓分离各言事者而听其各别之言,盖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 (2).初听。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一听春鶯喧,再视秋鸿没。” 宋 苏轼 《南堂》诗之三:“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3).完全听凭。《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如愿出家受戒者,皆须赴闕比试艺业施行,愿归俗者一听自便。”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无国会而一听现政府之实行姿虐,不负责任,则有死无生,其势已洞若观火。”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今姑且寄奉,可用与否,一听酌定。” (4).指完全听信。《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今 曹操 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於将军。” 开颜露出微笑 孩子们个个笑开颜 村舍农家房舍。 唐 司空图 《浙川》诗之一:“山田渐广猿频到,村舍新添燕亦多。” 宋 陆游 《步至今村》诗:“荒堤经雨多牛跡,村舍无人有椎声。” 清 万寿祺 《冬日晚登东山》诗:“十年豺虎人家少,几处牛羊村舍低。”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园田村舍景,无与 江 南异。” 疏林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郊原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雨足(1).雨量充足。《书·洪范》“曰雨、曰暘” 唐 孔颖达 疏:“雨足则思暘,暘久则思雨。” 宋 杨万里 《夏日杂兴》诗:“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清 厉鹗 《雨后》诗:“野夫欣雨足,米价及时平。” (2).雨脚。 晋 张协 《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隋书·长孙晟传》:“﹝ 长孙晟 ﹞夜登城楼,望见磧北有赤气,长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点绛唇》词:“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参见“ 雨脚 ”。 信风在赤道两边的低层大气中,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 云间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