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戴复古 |
释义 | 原文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误,发为言句自超然。 诗词问答问:《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的作者是谁?答:戴复古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诗律诗的格式和韵律 参禅佛教指静坐冥想,领悟佛理 参禅悟道 妙趣(1).精微的旨趣。 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赞》:“俱济流沙,同归妙趣。”《云笈七籤》卷九:“微旨幽邃,妙趣难详。” (2).美妙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故於野泽衔杯举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覩矣。” 清 钮琇 《觚賸·首尾限字体》:“诗审博,惟博故冥搜广引,妙趣纷披。” 蒋光慈 《鸭绿江上》:“这森林真是一个欣赏自然妙趣的所在啊!” 不由不能自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文字(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个里亦作“ 个裡 ”。此中;其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諦观熟视,方知个里情形。”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慎容 ﹞《窥采齐晓粧》云:‘徘徊明镜漫凝神,个裡伊谁解效顰?’” 箇裏:此中;其中。 唐 王维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闐,箇里多情侠少年。” 宋 黄庭坚 《卜算子》词:“天上人间有底愁,向箇里,都諳尽。” 宋 辛弃疾 《朝中措》词:“长怪春归何处,谁知箇里迷藏。” 关心(1) 留意,注意 他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关心气候的变化。——《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 关怀,挂念 关心群众生活 妈妈最关心我的身体 为言(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超然(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诗文赏析【原题】: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诗及晚唐诗因有论诗十绝子文见之谓无甚高论亦可作诗家小学须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