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西路口山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西路口山店原文日薄霜清十月天,马蹄声里送流年。店当古路三叉处,山似孤云两角边。 淹泊自悲穷不醒,衰残更著病相缠。 榆关瀚海知何在,目送飞鸿入暮烟。 诗词问答问:西路口山店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陆游西路口山店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日薄(1).类似日蚀的一种现象。古谓日光为阴气所掩蔽。《宋书·五行志五》:“ 晋孝怀帝 永嘉 元年十一月乙亥黄黑气掩日,所炤皆黄。案《河图》占曰:‘日薄也。’其説曰:‘凡日蚀皆於晦朔,有不於晦朔者,为日薄。虽非日月同宿,时阴气盛,掩薄日光也。占类蚀。’” (2).日色暗淡。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诗:“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簷。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鎌。” 钱仲联 集释引 朱熹 考异:“‘薄’,或作‘落’。今详语势,但如 白乐天 所谓‘旌旗无光日色薄’耳。” 宋 欧阳修 《黄杨树子赋》:“日薄云昏,烟霏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 明 邵璨 《香囊记·设祭》:“你看那战场风景,真个好悽惨,只见日薄风悲,草枯蓬断。” (3).傍晚,天色将黑之时。《新唐书·王琚传》:“帝於 琚 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閤中,视日薄乃得出。” (4).日益浇薄。《宋史·选举志二》:“ 宝祐 二年,监察御史 陈大方 言:‘士风日薄,文场多弊。’” 霜清(1).形容秋水明净;洁净。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唐 皇甫冉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诗:“冰结泉声絶,霜清野翠浓。” 宋 黄庭坚 《外舅孙莘老留诗庭坚和》:“我来杪摇落,霜清见鱼行。” (2).整肃,肃清。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持斧佐三军,霜清天北门。” 十月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蹄声蹄子踏到地面或其他硬东西上碰击的声音 流年(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孤云(1).单独飘浮的云片。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二:“勌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 长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思亲回首望孤云,回首望孤云。” (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 李善 注:“孤云,喻贫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诗:“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淹泊(1).停留;滞留。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推让》:“ 利 欲以让前人,发 濠州 ,所在故为淹泊,候过数日,然后到州,士子称焉。” 唐 白居易 《观稼》诗:“藜杖为淹泊,言动任天真。” 宋 张九成 《秋兴》诗:“嗟我游已倦,悵此久淹泊。” (2).漂泊。 唐 皇甫冉 《江草歌送卢判官》:“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丞相启》:“半生淹泊,沉舟真閲於千帆。” 清 徐孚远 《晓入京口》诗:“乱离知未定,淹泊对孤云。” 不醒(1).神志不清;失去知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待他睡去,用水喷在他面上,他便昏迷不醒。”《西游补》第十一回:“﹝小童儿﹞忽然见了 行者 ,七窍流红,惊仆不醒。” (2).谓处于熟睡状态。 钱锺书 《围城》二:“明天找个旅馆,睡它个几天几晚不醒,船上的机器闹得很,我睡不舒服。” (3).不记得。 唐 裴铏 《传奇·裴航》:“女曰:‘ 裴郎 不相识耶?’ 航 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女曰:‘不忆 鄂 渚同舟回而抵 襄 汉 乎?’” 残更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唐 沉传师 《寄大府兄侍史》诗:“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 宋 刘克庄 《风入松·癸卯至石塘迢和十五年前韵》词:“残更难睚抵年长,晓月凄凉。” 明 顾梦游 《乙酉除夕》诗:“壮心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 榆关(1).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南。《史记·楚世家》:“﹝ 悼王 ﹞十一年, 三晋 伐 楚 ,败我 大梁 、 榆关 。” 司马贞 索隐:“此 榆关 当在 大梁 之西也。” (2).即 古海关 。古称 渝关 、 临榆关 、 临渝关 , 明 改为今名。其地古有 渝水 ,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 河北省 秦皇岛市 。 唐 于志宁 《中书令昭公崔敦礼碑》:“奉勅往 幽州 ……建节 榆关 ,糜清柳室。” 清 钱谦益 《上高阳师相书》:“恭惟老师以黄阁元老出而视师,更置将率蒐讨军,实 榆关 一墻,屹为 长城 。”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费话不如少说,只剥 崔颢 《黄鹤楼》诗以吊之……日薄 榆关 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3).泛指北方边塞。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歌·白帝歌》:“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夜月如霜,金风方嫋嫋。”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 武成 二年,有詔进公都督 瓜州 诸军事、 瓜州 刺史。是以名驰 梓岭 ,声振榆关。”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又赋《雨中花》一闋云‘……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 瀚海(1) 同“翰海” 瀚,瀚海,北海。——《广韵》 瀚海阑干百丈冰。——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蒙古大沙漠的古称 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陶翰《出萧关怀古》 何在在哪里 公理何在? 目送用目光送别离去的人或物 飞鸿(1).指画有鸿雁的旗。《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孔颖达 疏:“鸿,鸿鴈也。鴈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 (2).虫名。《逸周书·度邑》:“ 发 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过野。” (3).飞行着的鸿雁。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4).指音信。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餘年,事如梦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无端天外飞鸿到,传得家庭噩耗来。” 暮烟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 见“ 暮烟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