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归朝欢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哲 |
释义 | 归朝欢原文天地初分何处寄。父母无生名甚字。 须将这个要分明,推穷此理宁论是。 细细传不二。 一能仍究从前自。 往来频,不知迷迷。 甚日得言赐。 忽尔真灵前面至。 认得元形欢喜示。 惺惺觑著甚端严,辉辉返照通容易。 见时唯密秘,妙玄微雅中深邃。 出圆光,五般颜彩,复本总祥瑞。 诗词问答问:归朝欢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王哲归朝欢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父母(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无生(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诗·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郑玄 笺:“我,我王也。知王之为政如此,则己之生,不如不生也。”一本作“无生”。 (2).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晋 王该 《日烛》:“咸淡泊於无生,俱脱骸而不死。”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明 何景明 《近寺》诗:“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 康有为 《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诗:“碧海苍天无尽也,教人怎不了无生?” 须将老将,宿将。 宋 叶适 《王运使挽词》诗:“须将未尽赏,酬折在丰碑。” 这个(1) 目前的、附近的或心中想到的或刚才提到的人、物或想法 坐在我旁边的这个人是出价最高的人 (2) 已经或正在谈及、暗示或举例说明的人或事物 这个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推穷推研穷究。《周书·明帝纪》:“自 周 有天下以来,虽经赦宥,而事跡可知者,有司宜即推穷。” 宋 曾巩 《责御史制》:“属吏推穷,狱辞明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如今俺肯推穷到底胡追究?思量定不必闲合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行计次第手法歌》:“持针之士要心雄,手如握虎莫放鬆。欲识机关三部奥,须将此理再推穷。” 细细(1).轻微。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宫草微微承委珮,鑪烟细细驻游丝。” 宋 晏殊 《清平乐》词:“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出。” (2).仔细。 宋 苏辙 《葺居》诗之四:“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红楼梦》第九四回:“你竟叫 赖大 带了去细细的问他的本家儿有人没有。” 赵树理 《登记》:“ 小飞蛾 呢?自从 燕燕 和 艾艾 走出去,她把 小晚 这一家子细细研究了好几遍。” (3).缓缓。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之七:“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嫩蕊商量细细开。”《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官人莫要性急,且请坐下,再细细商议。” 杨朔 《风暴》:“时候才三更多天,霜在细细地落。” (4).密密。 宋 苏轼 《风水洞和李节推》之二:“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巗。” 不二(1) 没有两样,一致和相同的 君令不二 (2) 专一,不变心 对革命坚贞不二 一能某一项专长或技能。《吕氏春秋·知度》:“正性是喜,羣众不周,而务成一能。” 高诱 注:“一能,专一之能。”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一能之士,各贡所长。” 宋 曾巩 《墨池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跡邪?” 从前(1) 往昔,先前 从前香山观有个道士天天讲故事 (2) 曾经,一度 从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现在忘记了她的名字 往来(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迷迷(1).迷惑。《韩诗外传》卷五:“耳不闻学,行无正义,迷迷然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2).模糊不明貌。 唐 李贺 《公无出门》诗:“天迷迷,地密密。” 唐 司空图 《春愁赋》:“燕泥滴滴而簷坏,蛛网迷迷而帐空。” (3).迷迷糊糊,神志不清。《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两日迷迷不好,正在这里害酒。” (4).依附貌。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龙山放灯》:“又如 隋煬帝 夜游倾数斛萤火於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 (5).笑貌。迷,用同“ 眯 ”。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他作举杯就口的样子,迷迷地笑着。” 沉从文 《边城》十九:“想起二老说的话,不由得迷迷的笑着。” 得言(1).犹当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於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 (2).获得讲话的机会。《世说新语·方正》“ 文帝 兄弟每造其门” 刘孝标 注引《楚国先贤传》:“ 魏武 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猥积,不能得言。” 忽尔(1).忽然;突然。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一:“欢接无厌,如川赴谷。如何忽尔,将适他俗。”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杭州野翁》:“见翁嫗二人对饮于野中,其翁忽尔乘云而上。” (2).假使;倘或。《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尔天地开通,为父讐寃杀楚。”《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黄天忽尔逆人情,贱妾同向 长城 死。” 蒋礼鸿 通释:“忽尔,假使,倘或。” 真灵(1).真人;神仙。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序》:“搜访人纲,究朝班之品序;研综天经,测真灵之阶业。” 唐 张贲 《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惆悵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云笈七籤》卷二七:“真灵班级,上下不同。” 白炎 《游仙》诗之三:“谁为真灵图位业,却凭魔女斗腰支。” (2).指人的精神。《前汉书平话》卷中:“﹝ 汉高祖 ﹞言讫,低迷真灵,如龙归沧海,凤返丹霄。” 前面(1) 位置靠前。接近正面的空间;空间或位置靠前的部分 前面就是宿营地 (2) 次序靠前的部分;文章或讲话中先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前面提到的原则 认得(1) 认识 这位同志你认得吗? (2) 认出;知道 我已不认得这个学校了 元形大自然赋予的形态,指万物。 隋 王通 《中说·立命》:“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 欢喜(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惺惺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端严端庄严谨;庄严。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宗正南阳刘祖》:“太守 公孙庆 当祠 章陵 ,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北齐书·成帝纪》:“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 华 戎 叹异。” 唐 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遂令众情驰騖,空怀更始之图;灵座端严,未得安居之地。” 明 宋濂 《柳先生行状》:“燕居默坐,端严若神。” 朱自清 《民众文学的讨论》:“他也不愿意在文学里看见他教师底端严的面孔。” 辉辉(1).显赫貌。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君侍华轂,辉辉王涂。” (2).光耀貌。 北周 庾信 《灯赋》:“辉辉朱烬,焰焰红荣。” 唐 杜甫 《不寐》诗:“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宋 曾巩 《照影亭》诗:“河流縈槛色辉辉,无数幽禽入镜飞。” (3).亮光。 唐 杜甫 《见萤火》诗:“却绕井栏添箇箇,偶经花蕊弄辉辉。” (4).光泽,润泽。 唐 张鷟 《游仙窟》:“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煇煇:明亮貌。 唐 韩濬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灼灼千门晓,煇煇万井春。”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一:“日月煇煇於外,其贼在於内。” 赤色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金戺玉阶,彤庭煇煇。” 薛综 注:“煇煇,赤色貌。” 返照亦作“ 返炤 ”。 1.夕阳,落日。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宋 林逋 《孤山后写望》诗:“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淡鸟横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 (2).夕照;傍晚的阳光。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黄昏了,室内一片夕阳的返照。”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龄 《夏客稷门僦居湖楼》诗:“湖光返炤青连屋,荷气随风香入楼。” 郁达夫 《沉沦》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阳光的返照,同金鱼的鱼鳞似的在那里微动。”《花城》1981年第1期:“由于阳光返照,她白净的脸上焕发着柔和的光彩。” (4).犹反映。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二章:“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大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无论如何,神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 (5).佛教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己。《坛经·行由品》:“与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章敬怀暉禅师》:“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和生活》:“有僧人问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这当然不是叫问者在这句话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挡了回去,引起返照。” 通容(1).通同容纳。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至有姦轨之人,通容其中。”《魏书·释老志》:“若僧不满五十者,共相通容,小就大寺,必令充限。”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通远》:“若步不逮,惧犯禁,车中尚可通容。” (2).犹通融。 元 郑禧 《春梦录》:“母氏而今已作噬脐之悔,有通容处。” 密秘隐蔽不外露。《天雨花》第十五回:“此必 有权 见他容貌,不忍杀之,必然也要他为妃为后,所以密秘其杀父之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生以其憨痴,恐漏洩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 玄微(1).深远微妙。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佛﹞有经数千万……世俗之人以为虚诞,然归於玄微深远,难得而测。” 唐 周贺 《赠姚合郎中》诗:“道从会解唯求静,诗造玄微不趁新。”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敬美 论诗,大有玄微之旨。” (2).深远微妙的义理。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以 章武 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 晋 之 张华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梦寐能通造化机,天教达识剖玄微。” 陈蜕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悟彻玄微息息通,此身原在有无中。” (3).指高空,天空。 唐 郭周藩 《谭子池》诗:“言讫辞冲虚,杳蔼上玄微。” 深邃(1) 深的;幽深 深邃的山谷 深邃的夜空,星汉灿烂。——《探索星空奥密的年轻人》 (2) 深奥的 寓意深邃 圆光(1).月亮。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明 刘基 《过秦楼》词:“圆光易缺,急景难追。” (2).佛教谓菩萨头顶上的圆轮金光。 唐 法琳 《辨正论·喻篇上》:“ 如来 身长丈六,方正不倾,圆光七尺,照诸幽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箇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 (3).旧时江湖术士利用迷信心理骗人财物的一种方法。用镜或白纸施以咒语,令童子视之,谓其上能现诸象,可知失物所在,或预测吉凶、祸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 澄 ﹞又令一童子洁斋七日,取麻油合胭脂,躬自研於掌中,举手视童子,粲然有辉。童子惊曰:‘有军马甚众,’”据云,此即后来之圆光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就是甚么兼精辰州符、失物圆光的那个,天天在报上上告白的。”参阅 徐珂 《清稗类钞·方伎·圆光》。 复本同一种书刊收藏不止一部时,第一部以外的称为复本。祥瑞吉利的征兆 诈称天落祥瑞,池水成醇,树叶藏浆。——《杨家将演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