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司马光 |
释义 |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原文畴昔侍严亲,俱为采服人。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风树悲驭异,萍波聚散频。 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诗词问答问:送王殿丞知眉山县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司马光送王殿丞知眉山县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畴昔往昔;日前;以前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檀弓》 畴昔之事 严亲(1).指父母。《墨子·非儒下》:“秉轡授绥,如仰严亲。”《南史·任昉传》:“﹝ 任昉 ﹞奉世叔父母不异严亲,事兄嫂恭谨。”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但有时因为严亲,或者因为薄命,也竟至于偶见悲剧的结局。” (2).单指父亲。 宋 王安石 《得子固书因寄》诗:“严亲抱忧衰,生理赖以给。”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诗:“隐痛方童丱,严亲赴国仇。” 采服(1).古代按等级区分的有彩色纹饰的衣服。《国语·楚语下》:“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 (2).泛指色彩华美的衣服。 唐 权德舆 《送崔端公入京觐省》诗:“带月轻帆疾,迎霜采服新。” 古代“九服”之一。《周礼·夏官·职方氏》:“其(男服)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参见“ 九服 ”。 得桂《晋书·郤詵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以“得桂”谓科举及第。 唐 李端 《送杨皋擢第归江东》诗:“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苹。” 前蜀 贯休 《赠方干》诗:“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宋 梅尧臣 《重送祖择之北使》诗:“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参见“ 折桂 ”。 风树《韩诗外传》卷九:“ 皋鱼 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后因以“风树”为父母死亡,不得奉养之典。《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慟,衔索兴嗟,晒风树以隤心,頫寒泉而沬泣,追远之情也。”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今亲亡矣,纵使异日授一美衣,对一盛饌,尚当泣感风树,忧思无穷。”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寺丞黄正宾授承德郎母王氏赠安人制》:“母仪邈矣,永怀风树之凄凉。” 聚散会聚与分散 人生聚散无常 遗事前辈或前人留下来的事业 于其遗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不沾(1).得不到。 (2).方言。不行。 贺敬之 《秦洛正》第三场:“再听你的就逼着我跳井啦!不沾!不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