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访南湖晦崖讲主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智愚 |
释义 | 访南湖晦崖讲主原文讲堂迷却散花人,百万茫茫徒苦辛。绝处逢生机路活,定应尊者是前身。 诗词问答问:访南湖晦崖讲主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愚 释智愚访南湖晦崖讲主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讲堂(1) 旧称教室 (2) 古时指讲解经学的厅堂 (3) 佛教讲经说法的殿堂 迷却迷失,失掉。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一折:“教你二十年之后,遇三箇丫髻 马真人 度脱你,你便回头者,休迷却正道。”《全元散曲·一枝花·春雪》:“只见白茫茫迷却前村道。”《花月痕》第四八回:“两人迷却真性,夜夜在他帐中轮班直宿。” 散花人(1).即 * 。 唐 吴融 《还俗尼本是歌妓》诗:“ 三峡 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参见“ * ”。 (2).此借指尼姑。 百万(1) (2) 一百个万;一千个千,实数 (3) 虚指,言数量极多 伏尸百万。——《战国策·魏策》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茫茫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苦辛(1).犹辛苦。劳苦艰辛。《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长苦辛。”《后汉书·孔奋传》:“ 奋 力行清絜,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元 罗志仁 《绝句》:“囓雪 苏郎 受苦辛, 庾公 老作北朝臣。”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嶇州里良苦辛。”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男的舍不得女的再担负母亲的苦辛,所以情愿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2).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 阳华之山 ,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 苦莘 ”。 绝处逢生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有了生路。《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死中得活因灾退,絶处逢生遇救来。”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幸遇 曹老 ,絶处逢生,亦可谓吉人天相矣。” 尊者(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 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 (2).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尊者,谓腊高德重,为人所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却説西方 双摩訶池 边有几个洞天……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尊者造论,虽以 * 为心,譬故事於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 前身(1) 佛教用语。指轮回前的生命 (2) 事物的上一个状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