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颂古三十六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惟一 |
释义 | 颂古三十六首原文自己将来更问谁,须弥还更戴须弥。九峰末上能行令,免得重重涉水泥。 诗词问答问:颂古三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惟一 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自己(1) 自身;本身 一个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发现别人与自己有多大的不同 (2) 属于某人自身的或某物本身的 我自己的父亲 将来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惟思将来。 据前事推将来。 制出将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须弥(1).见“ 须弥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九峰借喻 九疑山 。 唐 罗隐 《湘妃庙》诗:“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 苍梧 不见人。” 上能崇尚有才干的人。上,通“ 尚 ”。《周礼·秋官·大司寇》:“上能纠职。” 郑玄 注:“能,能其事也。” 孙诒让 正义:“能即谓多才艺,堪任事者也。” 行令(1) 行酒令 猜拳行令 (2) 发布命令 免得免去,省得 多问几句,免得走错路 重重(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水泥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和氧化镁,在窑内一起煅烧并研磨成为极细的粉末,是一种建筑材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