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虚朗斋有会因作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虚朗斋有会因作歌原文斋之虚朗本现前,心之虚朗宜私捐。 私之捐兮盖弗易,克已复礼四勿传。 廊然大公顺应物,程子称善为注诠。 设曰山水足佳趣,名斋之意岂其然。 诗词问答问:虚朗斋有会因作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 参考注释现前(1).出现于眼前。《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 呵罗单 跋摩 以顶礼足,犹如现前,以体布地,如殿陛道,供养恭敬,如奉世尊。” 宋 范成大 《枕上二绝》之二:“枕前百忍忽纷然,旧学新闻总现前。” 明 袁中道 《答云浦书》:“阴境现前,倏而随去。” (2).眼前,目前。 宋 朱敦儒 《好事近》词:“受用现前活计,且行歌行乐。”《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道﹞:‘ 老孙 只想后边地狱,蚤忘记了现前地狱。’” 清 蒋士铨 《冬青树·留营》:“獃子獃子,捨却现前受用,要图身后虚名。” 四勿孔子 主张克己复礼,应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语见《论语·颜渊》。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二:“ 颜生 躬四勿, 曾子 日三省。” 元 方回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诗:“ 颜子 先四勿,韶冕患不优。” 大公(1).谓以天下为公。 汉 刘向 《说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尧 是也……得 舜 而传之,不私於其子孙也。” (2).极其公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徽宗 尝对辅臣语及 元祐 、 绍圣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吾道贵大公,片言折邪妄。” 邹韬奋 茅盾 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深望领导抗战之领袖与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决然,当机立断。” 即 太公望 ( 吕尚 )。辅佐 武王 灭 商 有功,封于 齐 。《左传·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 刘文淇 疏证:“ 太公 ,谓 吕尚 也…… 梁履绳 曰:‘始封之君,子孙尊为太公。《齐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田敬仲世家》亦称 田和 为太公,是也。’” 顺应顺着某种趋势去适应 顺应时代的潮流 程子(1).对 宋 代理学家 程颢 、 程颐 的尊称。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之四:“ 熹 旧读 程子 之书有年矣,而不得其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子 程子 曰:‘不偏之谓中。’可见得不中之谓偏了。” (2).方言。犹阵子。一段时间。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 赵大爷 ,您这程子老斗争恶霸,可怎么不斗斗那个顶厉害的恶霸呢?”《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推了一程子船,忍住了莫名的悲痛,抬起头来,船上却不见了人影。” 山水(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佳趣美妙的情趣 山谷幽邃,别有佳趣 岂其(1).犹何必。《诗·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魴。岂其取妻,必 齐 之 姜 。” 郑玄 笺:“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谷口 郑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清 李调元 《勦说·岂其卿》:“岂其卿者,犹云何必卿也。” (2).犹难道。《左传·昭公三年》:“ 肸 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杜预 注:“言必不得祀。”《楚辞·离骚》:“岂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