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三司晏尚书秋咏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祁 |
释义 | 和三司晏尚书秋咏原文溪滣水净莲茎倒,林杪风乾栗罅开。迥眺独吟俄夕景,毕逋鸦尾过墙来。 诗词问答问:和三司晏尚书秋咏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参考注释林杪树梢,林外。 晋 陆机 《感时赋》:“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 唐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渡危桥,縈迴出林杪。” 清 方文 《秋雨柬齐介人》诗:“霽色动林杪,期君过石桥。” 沙汀 《困兽记》五:“这是一个晴明的早晨。昨天的阴云已经光了,天色一碧,太阳正从远处的林杪上面上升起来。” 栗罅有裂缝的栗子刺苞。 唐 韩翊 《送客之上谷》诗:“风翦荷花碎,霜迎栗罅开。” 迥眺远眺;远望。 汉 班固 《幽通赋》:“梦登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髣髴。” 唐 李峤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长驱歷川阜,迥眺穷原泽。”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闺咏》:“登高迥眺也谩长吁,带眼惊愁褪绣襦。” 独吟(1).独自吟咏。 唐 白居易 《秋雨中赠元九》诗:“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唐 白居易 《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诗:“酒散更无同宿客,诗成长作独吟人。” (2).独自啼叫。 唐 杜甫 《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诗之一:“山雉防求敌,江猿应独吟。” 夕景(1).指夕阳。 晋 挚虞 《思游赋》:“星鸟逝而时反兮,夕景潜而且融。”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夕景欲沉,晓雾将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及其晨光初起,夕景斜辉,霜文翠照,陆离眩目。”参见“ 夕阳 ”。 (2).傍晚景象。《宋史·乐志八》:“西顥沆碭,夕景已肃。” 毕逋(1).鸟尾摆动貌。《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京都童謡曰:‘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 南朝 梁 吴均 《城上乌》诗:“呜呜城上乌,翩翩尾毕逋。” 宋 梅尧臣 《邺中行》:“鸟乌声乐臺转高,各自毕逋夸疐尾。” (2).乌鸦的别称。 唐 顾况 《乌夜啼》诗之一:“毕逋发刺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宋 杨万里 《羲娥谣》:“ 羲和 梦破欲啟行,紫金毕逋啼一声。” 清 曹寅 《鸦鸣歌》:“红窗梦破吚嚘哑,古树风摇毕逋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