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迎仙客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郑廷玉 |
释义 | 迎仙客原文我行来到坟地侧。 云:怎生这等荒疏了。唱:长出些棘针科。 云:去时节那得偌大树来。唱:去时节这一科松柏树儿高似我。 至如道是长得疾。 莫不是雨水多。 我去则有三个月期过。 可怎生长的有偌来大。 诗词问答问:迎仙客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注释1. 出处:元曲选 忍字记 第四折 参考注释我行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来到(1) 从一处移动到某一目的地 他静悄悄地来到室内 (2) 在某一时间来临或发生 防止收获季节及时来到而没有收获准备 (3) 进入一种特定状态 雨季来到了 坟地(1) 埋葬死人的地方;坟墓所在地 (2) 供埋葬或建坟墓的地方 怎生(1) 怎样;怎么 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2) 务必;无论如何 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送去 这等(1) 这般;此类 没想到会出这等怪事 (2) 如此 有劳二位这等费心 荒疏(1) 没有注意而失礼 我一时的荒疏,未能看见寨主,得罪,得罪!——《小五义》 (2) 浮躁、荒唐 举止荒疏 (3) 久未练习;怠惰不勤于学 棘针科亦作“ 棘鍼科 ”。荆棘丛。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四折:“我行来到坟地侧,[云]怎生这等荒疎了,[唱]长出些棘针科。” 元 王晔 《桃花女》第四折:“一剗都是荆榛草莽,并不见甚么小桃树在那里,元来被一箇棘鍼科遮着哩。” 去时结束 三月来时如猛狮,去时如羊羔 那得1.怎得;怎会;怎能。偌大这样大;那么大(多见于早期白话) 偌大的地方 时节(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科松修剪松树繁枝。 至如(1).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史记·游侠列传》:“ 韩子 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於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著於《春秋》,固无可言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蔡邕 铭思,独冠古今; 桥公 之鉞,吐纳典謨; 朱穆 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长也。至如 敬通 杂器,準矱戒铭,而事非其物,繁略违中。” (2).连词。即便;即使。 元 乔吉 《小桃红·别楚仪》曲:“至如小子,十分不是,好处也想些儿。” (3).连词。倘若;与其。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至如个穷人家女孩儿到十六七,或是谁家来问亲,那家来做媒,你教女孩儿羞答答説甚的。”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四折:“去时节这一科松柏树儿高似我,至如道是长得疾,莫不是雨水多。” (4).极像。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五凤 三年,帝祭南郊,神光并见,或兴子谷,烛耀斋宫,十有餘日。明年祭后土,灵光復至,至如南郊之时。” 莫不是表示揣测或反问;莫非 莫不是我又错了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一,在2月18、19或20日 生长(1) 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生物体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 小鸡生长很快 (2) 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 生长在山区的孩子 小明生长在北京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