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绝句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吕希哲 |
释义 | 绝句原文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诗词问答问:绝句的作者是谁?答:吕希哲 参考注释礼仪礼节和仪式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酬酢宾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际应酬 是故可与酬酢。——《易·系辞》 不尚酬酢周旋 天机(1) 上天的机密 (2) 泛指秘密 一语道破天机 (3) 天赋的灵机,即灵性 必然哲学上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 末节小节,细节 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记·乐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