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过潼关
朝代 宋代
作者 石介
释义

过潼关原文

昔帝御中原,守国用三策。
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
其次树屏翰,相维如盘石。
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
驱马过潼关,览古泪潸滴。
开元帝道明,百蛮奉周历。
田野富农桑,边隅无寇赋。
紫宸日视朝,潼关夜常辟。
天宝君政荒,宫闱养虺蜴。
恩爱成怨疾,心腹生毒螫。
朝闻发渔阳,暮已卷河北。
鸣鼓渡潼关,矢及乘舆侧。
重门徒尔设。
关吏安所职。
始知资形势,不如修道德。

诗词问答

问:过潼关的作者是谁?答:石介
问:过潼关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石介的名句有哪些?答:石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国用

(1).国家的费用或经费。《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郑玄 注:“如今度支经用。”《后汉书·袁安传》:“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2).言为国所用。《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杨倞 注:“国赖其言而用也。”《韩诗外传》卷二:“君子谋之,则为国用。”

三策

(1).三道计谋。《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

(2). 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宋 范成大 《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

(3).三篇策论。《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 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上策

良策;可行性强的计策

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上策也

仁义

(1)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无能

毫无能力

腐败无能

其次

(1) 在时间、地点或次序方面邻接或紧接发生的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虑人选问题

(2) 然后就;随之立即就;接着又

先参观生产车间,其次参观幼儿园

(3) 第二地

内容是主要的,形式还在其次

(4) 次第在后的,较前差一等的

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记·货殖列传》

其次教诲之。

屏翰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后因以“屏翰”比喻国家重臣。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公居 河东 ,子在 鄜畤 ,为王屏翰,有壤千里。”《新唐书·赵德諲传》:“吾为国屏翰,渠敢有他志!”《辽史·天祚皇帝纪三》:“ 平州 带甲万餘, 瑴 有文武材,可用为屏翰。”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好箇有担当的男子,不枉做皇家的屏翰。”

(2).谓屏障辅翼。《明史·张翀传》:“国家所恃为屏翰者,边镇也。”

保卫。《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四辅屏翰京师,兵力不可偏重。”《明史·靖江王守谦传》:“以 洪都 重镇,屏翰西南。”

相维

相连。《周礼·夏官·职方氏》:“凡邦国小大相维。” 郑玄 注:“相维联也。”《新唐书·崔植传》:“君明臣忠,圣贤相维,治致升平,固其宜也。”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今一旦变之使行,什伍相维,邻里相属,察奸而显诸仁,宿兵而藏诸用。”

盘石

极为坚硬而致密的石头。同“磐石”

万人系盘石,无由达江浒。——唐· 李白《丁都护歌》

恃险

倚仗险要;负险。《国语·郑语》:“ 虢叔 恃势, 鄶仲 恃险。” 晋 陆机 《辩亡论》:“《易》曰:王侯设险,以守其国。言为国之恃险也。”《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蜀 恃险而富,当 唐 之末,士人多欲依 建 以避乱。”

智力

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测验

智力为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驱马

策马奔驰。《诗·鄘风·载驰》:“驱马悠悠,言至于 漕 。” 晋 陆机 《饮马长城窟行》:“驱马陟 阴山 ,山高马不前。” 宋 张耒 《感春》诗之四:“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

潼关

关隘名。古称 桃林塞 。 东汉 时设 潼关 ,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处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在 关 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 潼关 。” 唐 杜甫 《北征》诗:“ 潼关 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去,到了 河南 ,官兵就再也包围不住咱们啦。”

览古

游览古迹

览古勃发幽情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

开元天宝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帝道

(1).古指理想的帝王治国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史记·商君列传》:“吾説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唐 王翰 《奉和圣制乐游园宴》:“未极人心畅,如何帝道明。”

(2).帝位。

百蛮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后也泛称其他少数民族。《诗·大雅·韩奕》:“以先祖受命,因时百 蛮 。” 毛 传:“因时百 蛮 ,长是 蛮 服之百国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方外内乡,百 蛮 宾服,殊俗慕义,八州怀德。”《旧唐书·辛替否传》:“千里万里,贡赋於郊;九夷百 蛮 ,归款於闕。” 元 汤式 《赏花时·送人回镇淮安》曲:“铁瓮金墉壮九关,铜柱楼船控百 蛮 , 江 汉 静波澜。” 清 陈玉树 《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诗:“ 越 甲鸣君情共愤,百 蛮 终献吉光裘。”

周历

遍历;遍游。《后汉书·蔡邕传》:“﹝ 邕 ﹞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閒,周歷三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 叶法善 ﹞於四海六合,名山洞天,咸所周歷。”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黄子 文而思,通以瑟,周歷大地。”

田野

野外,田地旷野

春日的田野开满了鲜花

富农

(1).泛指拥有大量田产的人。 唐 于濆 《富农诗》序:“ 濆 寓居 尧山 南六十里,里有富农,得氏 琅琊 ,人指其貌:此多藏者也。积粟万庾,马牛无算。”《新唐书·回鹘传下》:“畜,马至壮大,以善鬭者为头马,有橐它、牛、羊,牛为多,富农至数千。” 清 李鸿章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臣料数十年后, 中国 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製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韩北屏 《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他说他是一九五二年才当选酋长的,当选之前,是一个富农,家里现在还经营着农业。”

(2).指我国旧时农村中以剥削雇佣劳动(兼放 * 或出租部分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一般占有土地和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以及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收入的大部分是由剥削得来。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毛 * 《中国革命和中国 * 》第二章第四节:“富农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左右。”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你爱的是地主、富农,恨的是贫下中农。”

边隅

亦作“邉隅”。1.犹边境。《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远在边隅,江汜分絶,恩泽教化,未蒙抚及。”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一戎而荒景肃清,再鼓而边隅底定。”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宇文计陷》:“那将在军中呵,随机行止,况收復千里邉隅。”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 广西 僻在边隅,民穷势蹙,外无应援,内乏餉械,邻封悉树 汉 帜,一隅何能孤守。”

(2).边缘。 宋 苏洵 《答二任》诗:“闻君猒 蜀 乐 上蔡 ,占地百顷无邉隅。”

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沉鲸 《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视朝

谓临朝听政。《礼记·曾子问》:“诸侯适天子,必告于祖,奠于禰,冕而出视朝。”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闻讣,震悼,为輟视朝。”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五:“建元以后,益勤劳国政,靡閒昼夜,每五日一视朝。”

常辟

固定的法规。《魏书·刑罚志》:“礼训君子,律禁小人,举罪定名,国有常辟。”

天宝君

道教所称天尊名。《云笈七籤》卷三:“从混洞大无元化生 天宝君 …… 天宝君 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也。”

宫闱

(1).帝王的后宫,后妃的住所。《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既正位宫闈,愈自谦肃。” 晋 潘岳 《景献皇后哀策文》:“口呜咽以失声,目横迸以洒泪;邈雨絶于宫闈,长无覿于髣髴。”《旧唐书·魏少游传》:“ 肃宗 至 灵武 ,殿宇御幄,皆象宫闈。” 金 元好问 《荆棘中杏花》诗:“天真不到铅粉笔,富艷自是宫闈花。”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肃。”

(2).指后妃。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玄宗 之在东宫,为 太平公主 所忌,朝夕伺察,纤微闻於上。而宫闈左右,亦潜执两端,以附 太平 之势。”《旧唐书·后妃传序》:“歷观前古邦家丧败之由,多基於子弟召祸;子弟之乱,必始於宫闈不正。”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公 卒与 寇莱公 力排宫闈,协定大策;功虽不终,其尽力於国者,亦可以无愧也。”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今喜宫闈已正,藩叛又除。”

(3).官名。 隋 唐 内侍省有宫闱局令,掌管宫内的法纪、制度,出入管钥。见《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二》。

(4).指宫廷。 宋 叶适 《宋吏部侍郎邹公墓亭记》:“小人犹伪撰公疏,激怒宫闈。”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四二回:“甥舅成婚,虽似名分有乖,大众都为他是宫闈私事,无关国家,何必多去争论,自惹祸端,所以噤若寒蝉。”

虺蜴

(1) 毒蛇和蜥蜴

(2) 比喻害人者

害同虺蜴

恩爱

亲热,夫妻之间的亲热和情爱,也指深厚的感情

怨疾

不满,憎恨。《左传·昭公二十年》:“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之怨疾,将刻肌骨。”《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 南詔 劝龙晟 * 不道,上下怨疾, 弄栋 节度使 王嵯巔 弑之,立其弟 劝利 。”

心腹

亲信的人

毒螫

(1).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鬼谷子·权》:“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淮南子·说山训》:“贞虫之动以毒螫,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物莫措其所脩而用其所短也。” 唐 韩愈 《永贞行》:“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毒螫堕股肱。”

(2).指毒汁、毒素。 唐 元稹 《蛒蜂》诗序:“蛒,蜂类而大,巢在褰鼻蛇穴下,故毒螫倍诸蜂蠆。”

(3).毒害;危害。 汉 班固 《 * 通·谏诤》:“民蒙毒螫。”《明史·黄尊素传》:“柴栅既固,毒螫谁何。”

(4).指毒害人的行为。《史记·律书》:“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汉 班固 《西都赋》:“流大 汉 之愷悌,盪亡 秦 之毒螫。”

(5).犹毒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渔阳

(1).地名。 战国 燕 置 渔阳郡 , 秦 汉 治所在 渔阳 (今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史记·陈涉世家》:“ 二世 元年七月,发閭左适戍 渔阳 ,九百人屯 大泽乡 。”

(2).地名。 唐玄宗 天宝 元年改 蓟州 为 渔阳郡 ,治所在 渔阳 (今 天津市 蓟县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 渔阳 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 唐明皇 欢好霓裳讌, 杨贵妃 魂断 渔阳 变。”

(3).即《渔阳参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玉树》难谐拍,《渔阳》不辨挝。”参见“ 渔阳参挝 ”。

(4).复姓。 汉 有少府 渔阳鸿 。见《通志·氏族三》。

河北

(1).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温 , 河 北地。”《淮南子·齐俗训》:“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 江 南、 河 北不能易其指,驰騖千里不能易其处。”《南史·谢灵运传》:“﹝ 谢灵运 ﹞将行,上书劝伐 河 北。”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 河 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2).省名。别称 冀 。省会 石家庄市 。

鸣鼓

(1).即鼓。《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縶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淮南子·氾论训》:“撞大鐘,击鸣鼓,奏《咸池》,扬干戚。”

(2).击鼓。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七:“盗息无鸣鼓,朝迴自走车。” 宋 徐竟 《高丽图经·礼成港》:“舟侧欲倾,人大恐惧,即鸣鼓招众。”

(3).借指声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张弓;欲竭吏能,恐圣门之鸣鼓。”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昔 子产 增赋, 浑罕 致讥, 冉有 倍粟, 仲尼 鸣鼓;盖据末反本之难也。”参见“ 鸣鼓而攻 ”。

乘舆

(1) 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2) 借指帝王

迎乘舆,公之职也

(3) 泛指车马

特听乘舆到坐

重门

(1).谓层层设门。 汉 张衡 《西京赋》:“重门袭固,姦宄是防。”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张灯啟重门。” 宋 张先 《青门引》词:“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2).宫门;屋内的门。《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吕向 注:“重门,帝宫门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闺咏》:“锁香闺慵窥蝶翅,掩重门休看蜂队。”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园记》:“由堂左折,循墙入重门,中敞以广庭,前繚以曲榭。”

(3).犹重关。喻指边防要塞。《梁书·武帝纪下》:“不能使重门不闭,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车书未一。”《明史·孙继鲁传》:“天设重险,以藩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

徒尔

徒然,枉然。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四:“石犬不可吠,铜駞徒尔为。” 唐 李颀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宋 王禹偁 《感流亡》诗:“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明 方孝孺 《祭宋仲珩》:“乃知小人,徒尔纷纷。” 朱琦 《感事》诗:“难虞正须才,孤愤亦徒尔。”

关吏

(1).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 衞嗣公 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吏乃舍之。” 陈奇猷 集释:“关吏,关市之属吏也。” 北齐 颜之推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诗:“马色迷关吏,鷄鸣起戍人。” 唐 岑参 《函谷关歌》:“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关索》:“盖前代凡遇高埠置关,关吏备索,以挽舁者,故以名耳。”

(2).指海关的官吏。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於是有关吏送难者曰:不用呢羽、鐘表、燕窝、玻璃、税将絀。”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先生在关非关吏,我欲从之问关事。”

所职

所任的职务。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乞解所职,待罪私门。”

资形

借以成形。 汉 扬雄 《太玄·玄首都序》:“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 范望 注:“三统相承,以主万物,故万物取形於是也。”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修道

(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