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江源 |
释义 | 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原文见说山公不姓支,可人儒雅亦堪师。 云霞长护占名刹,猿鹤争迎老住持。 僧供旋享新竹笋,鹊巢还占旧松枝。 来游此地询兴废,方伯文章即是碑。 诗词问答问:游惠山寺次秦方伯韵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说山旧时指拉车的与雇主闲聊,希图博得好感,增加车资。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如遇上爱说话的坐车的,拉车的就可以和他一问一答的而跑得慢一些,而且因言语的感动,拉到了地方,还可以有多挣一两个铜子的希望……所以他们管这个叫‘说山’,意思是:坐车的人们的心,和山上的石头一样硬。” 可人适合人的心意 儒雅风度温文尔雅 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汉书·张敞传》 云霞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猿鹤(1).猿和鹤。《宋史·石扬休传》:“ 扬休 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 明 刘基 《追和音上人》:“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 (2).借指隐逸之士。 清 方文 《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 (3).见“ 猿鹤沙虫 ”。 住持(1) 主持一个佛寺的和尚或主持一个道观的道士 (2) 主持管理一个佛寺或道观 僧供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竹笋从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一经长出地面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尤其被中国人和日本人所食用 鹊巢(1).鹊的巢穴。 (2).《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鹊巢序》:“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后遂以“鹊巢”指妇人之德。 唐 陆贽 《册杞王妃文》:“明章妇顺,虔奉姆仪,克茂鹊巢之规,叶宣麟趾之美。” 宋 苏轼 《荆王新妇王氏潭国夫人制》:“《易》称中馈,为家人之正吉;《诗》美羔羊,盖鹊巢之功致。” 宋 廖行之 《鹧鸪天·寿叔祖母》词:“生指李,寿方瞳,云仍今有鹊巢风。”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兴废(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方伯殷 周 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汉 以来之刺史, 唐 之采访使、观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称“方伯”。《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 室衰微,诸侯彊并弱, 齐 、 楚 、 秦 、 晋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郑司农 曰:“长诸侯为方伯。”《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 唐 韩愈 《送许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荐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访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抚。” 文章(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即是(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