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凤栖梧(南窗偶题)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程垓 |
释义 | 凤栖梧(南窗偶题)原文薄薄窗油清似镜。两面疏帘,四壁文书静。 小篆焚香消日永。 新来识得闲中性。 人爱人嫌都莫问。 絮自沾泥,不怕东风紧。 只有诗狂消不尽。 夜来题破窗花影。 诗词问答问:凤栖梧(南窗偶题)的作者是谁?答:程垓 参考注释薄薄(1).犹稍稍;略微。《西湖佳话·白堤政迹》:“我既在此,做了一场刺史,又薄薄负些才名,今奉旨内转,便突然而去,岂不令山水笑我无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那委员听见他这么説,也就顺水推船,薄薄的责了他的底下人几下就算了。” (2).广大貌。《荀子·荣辱》:“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杨倞 注:“薄薄谓旁薄广大之貌。” (3).车疾驰声。《诗·齐风·载驱》:“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孔颖达 疏:“驱驰其马,使之疾行,其车之声薄薄然。” 两面(1) 两个面 这张纸两面有字 (2) 两个方面 两面受敌 (3) 具有双重面貌 两面手法 疏帘亦作“踈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 宋 张耒 《夏日》诗之一:“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清 蒋溥 《桐花歌》:“踈帘一幅 瀟湘 雨,老鶯作歌雏燕舞。” 四壁屋子的四面墙壁,泛指整个屋子 四壁皆空 这个书房四壁全是书 文书(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 文字书籍 小篆指笔划较简的篆书 焚香(1) 烧香 焚香拜佛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消日消磨时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消日,以此终年。” 唐 岑参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诗:“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宋 欧阳修 《学书消日》:“至於学字,为於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乃知昔贤留意於此,不为无意也。” 新来(1).新近前来;初到。《左传·襄公四年》:“ 魏絳 曰:‘诸侯新服, 陈 新来和,将观於我。’”《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是新来的那位 顾师爷 一个人儿在屋里弹琵琶呢。” 茅盾 《子夜》十五:“ 蔡真 说着就跳了起来,坐在那新来的男子 克佐甫 的旁边。” (2).近来。 宋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 * 》词:“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你道是新来加你做 寿亭侯 。” 清 吴伟业 《仿唐人<本事诗>》之四:“新来夫婿奏兼官,下直更衣礼数宽。” 识得懂得,知道。《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儒林外史》第一回:“况你埋没在这乡村镇上,虽有才学,谁人是识得你的?” 中性(1) 处于两种相对性质之间的性质 (2) 某些语言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分别阳性、阴性、中性 爱人(1) 丈夫或妻子——在跟第三者说话时,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称呼 我的爱人在家呢, (2) 或指他人夫妇中的一位 他爱人在县剧团当演员 (3) 情人。恋爱中男女的一方,未婚的恋人 不怕——连词。犹言纵然,即使 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只有(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诗狂狂放不羁的诗人。 唐 元稹 《放言》诗:“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便欲魔。” 金 元好问 《天涯山》诗:“诗狂他日笑 遗山 , 饭颗 不妨嘲 杜甫 。” 清 张问陶 《壬申三月四日去郡口占》:“絶口不谈官里事,头衔重整旧诗狂。” 不尽(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夜来(1) 〈方〉∶昨天 (2) 夜里 题破(1).犹点明,道破。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世有九流者,略为题破。”《西游记》第九八回:“ 行者 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 接引佛祖 ,又称为 南无宝幢光王佛 。 行者 却不题破,只管叫:‘这里来!撑拢来!’”参见“ 提破 ”。 (2).犹题遍,题尽。谓对某一事物,已反覆题写、品评,无可再写。 宋 程垓 《凤栖梧·南窗偶题》词:“只有诗狂消不尽,夜来题破窗花影。” 明 卢襄 《蝶恋花·徐州晚泊用师邵韵》词:“城上危楼惊欲堕,北檝南檣日日城边过,犹记昔年楼上坐,楼前景物多题破。” (3).谓以笔墨题写、品评。破,助词。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我则题破这庙宇,便是我平生之愿。取出我这笔墨来,有这簷间滴水,磨的这墨浓,蘸的这笔饱,就这捣椒壁上,写下四句诗。” 窗花一种剪纸,多作窗户上装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