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鄚州道中·其四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鄚州道中·其四原文道左荒颓见土城,昔年鄚郡尚存名。 底须旧迹寻残碣,一晌东风千古情。 诗词问答问:鄚州道中·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道左(1).路的左边。《孔丛子·问军礼》:“主车止於中门之外,外门之内,庙主居於道左,社主居於道右,其所经名山大川,皆祭告焉。” (2).道路旁边。《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毛 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 郑玄 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 马瑞辰 通释:“下章‘道周’,《韩诗》作道右,则左右随所见言之,不以道左之阳取兴。”《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太平广记》卷三 * 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 于凝 ﹞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将度 梅岭 , 吴公子 已迎候道左,执礼甚恭。” 土城(1).土筑之城。《汉书·陈汤传》:“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宋史·叛臣传下·李全》:“ 全 走土城,官军躡之,蹂溺甚众。” (2).指以泥土筑城的游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土城竹马,儿童乐也;金翠紈綺,妇人乐也。” (3).地名。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 美人宫 ,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 北坛 利里丘 土城 , 句践 所习教美女 西施 、 郑旦 宫臺也。” 张宗祥 校注引《名胜志》:“今 五云门 外有 土城村 、 西施里 ,是其遗迹。”《东周列国志》第八一回:“ 句践 亲送美人别居 土城 ,使老乐师教之歌舞,学习容步,俟其艺成,然后敢进 吴 邦。” (4).城名。废址在今 北京市 德胜门 外。相传为古 蓟州 遗址。亦曰 蓟丘 。《明史·赵荣传》:“ 也先 遂犯京师,奉上皇登 土城 ,邀大臣出迓。” 昔年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尚存现在还存在 办事处的遗迹尚存 底须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旧迹(1) 指过去发生的事情 (2) 古迹 残碣残碑。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阎若璩》:“雅好金石文字,遇荒村野寺古碑残碣,埋没榛莽之中者,靡不椎拓。” 一晌(1).指短时间。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一晌凭阑人不见,鮫綃掩泪思量遍。” (2).指较长的时间。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呀!伯娘入去了,可怎么这一晌还不见出来?”《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小姐因问我浴佛的故事,以此讲説这一晌。” 郁达夫 《出奔》二:“三人静对着沉默了好一晌。” (3). 清 八旗田亩单位之一种,每六亩为一晌。见《清文献通考·田赋五》。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千古(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