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御门引见月官因成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御门引见月官因成什原文近年因避暑,五月即启跸。 山庄驻过秋,为日颇久致。 阁报按期发,无虞废庶事。 惟是吏兵部,月有引见吏。 杂职司细务,代阅原可俾。 印官董要郡,贤否应亲视。 虽然戒皮相,十可八1-1九识。 因令来引见,量材使以器。 独是跋山川,未免劳路费。 先事有恒言,后禄思精义。 诗词问答问:御门引见月官因成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 2. 驻跸山庄数月所有铨选人员文职之佐杂武职之护军校骁骑校等官即命留京王大臣验看 参考注释近年最近过去的几年 近年共称柳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避暑(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山庄山中的村庄;别墅 按期依照预定的期限 按期归还 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书·毕命》:“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寧。”《晋书·陶侃传》:“ 侃 即迴军遡流,芟夷丑类,至使西门不键,华圻无虞者, 侃 之功也。”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郑振铎 《桂公塘》六:“我大皇帝和大元帅宽厚仁慈,百姓们丝毫不扰,社稷宗庙可以无虞。” 吏兵(1).官兵。《后汉书·董卓传》:“﹝ 卓 ﹞从中郎将 张奂 为军司马,共击 汉阳 叛 羌 ,破之,拜郎中,赐縑九千匹。 卓 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 宋 苏辙 《病中贾大夫相访》诗之二:“慙愧病夫无气力,隔墙空听吏兵譁。” (2).犹言部属,仆从。 唐 张籍 《送吴鍊师归王屋》诗:“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引见引导入见 大使被引见总统 职司(1) 职务;职责 忠于职司 (2) 执掌 职司机要,切勿大意 细务琐碎小事。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澄视於秋毫者,不见天文之焕炳;肆心於细务者,不觉儒道之弘远。”《旧唐书·陆元方传》:“ 象先 清浄寡欲,不以细务介意。”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嗟疾病之餘生,困米盐之细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凡人家细务,一一周知。” 印官明 清 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仓收陋弊》:“如有堆顿廒外,印官到仓,即要查问。” 清 严如熤 《老林说》:“命案相验,牒交印官。” 虽然(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皮相只看到表面现象;不透彻,不深入 皮相之见 量材见“ 量才 ”。 山川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未免(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路费旅行中所用的钱,包括交通、伙食、住宿等方面的费用 先事(1).谓先行其事。《礼记·坊记》:“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 孔颖达 疏:“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者,先相见是先事,而后币帛是后禄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先事后贿,礼也。” 杜预 注:“事大国当先从其政事,而后荐贿以副己心。” (2).犹事前。《汉书·张汤传》:“老臣耳妄闻,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 颜师古 注:“事未施行而遽言之,故曰先事也。”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遇变出奇,先事独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朝议责 周 不能先事发觉,謫为典史。”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向你讲这一番话,并不是因为怕你要来问我借钱,而先事预防。” 恒言常言,俗语。《孟子·离娄上》:“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国家。” 明 刘基 《官箴上》:“人有恆言:视民如儿,无反厥好。”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奈何曲》中云‘非奴苦要孝名传,只为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此二语虽属恆言,人人可道,独不宜出 五娘 之口。” 后禄(1).日后的福禄。《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 郑玄 笺:“以安后日之福禄。”《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2).谓后奉币帛。《礼记·坊记》:“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 郑玄 注:“礼之先辞而后币帛。” 孔颖达 疏:“先相见是先事,而后币帛是后禄。” 精义精辟的义理 深得此中精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